产品推荐:原料药机械|制剂机械|药品包装机械|制冷机械|饮片机械|仪器仪表|制药用水/气设备|通用机械

技术中心

制药网>技术中心>重点推荐>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纯蒸汽质量检测仪 蒸汽不凝性气体检测仪 制药用蒸汽质量测试仪

来源:合肥智测电子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22日 11:17  

纯蒸汽质量检测仪 蒸汽不凝性气体检测仪 制药用蒸汽质量测试仪

规程要求

纯蒸汽质量检测是保证无菌生产的一项重要指标, 高质量的纯蒸汽被常用于制药工业的无菌生产中,无菌生产物料、容器、设备等物品需要使用纯蒸汽进行湿热灭菌处理,为保证灭菌质量,制药行业必须定期进行纯蒸汽检测,纯蒸汽质量检测项目包含不凝性气体含量、过热度、干燥度3个指标,纯蒸汽质量检测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注射用水”的各项质量指标规定。

纯蒸汽质量三项关键指标

(1)干燥度(Dryness Value, DV)

定义:干燥度表示蒸汽中气相(干蒸汽)与液相(液态水)的比例,理想纯蒸汽的干燥度应 ≥ 0.95(即 ≥ 95% 干蒸汽)。
测试方法:

·         分离法:使用蒸汽分离器收集液态水,计算干燥度。

·         热力学平衡法:通过测量蒸汽的热力学状态计算。

标准要求:EN 285 规定干燥度应 ≥ 0.9(90%),但制药行业通常要求 ≥ 0.95(95%)。

(2)不凝性气体含量(Non-Condensable Gas, NCG)

定义:不凝性气体(如空气、CO₂)会降低蒸汽传热效率,影响灭菌效果。理想情况下,NCG 应 ≤ 3.5%(EN 285 标准)。
测试方法:

·         冷却法:将蒸汽冷凝后测量残留气体体积。

·         温度差法:通过蒸汽与饱和温度的差异计算。

标准要求:EN 285 规定 NCG ≤ 3.5%,制药行业通常要求 ≤ 2.5%。

(3)过热度(Superheat, SH)

定义:过热度指蒸汽温度超过其饱和温度的程度,过高会导致灭菌不**。理想纯蒸汽的过热度应 ≤ 25°C(EN 285)。
测试方法:

·         直接测温法:测量蒸汽温度并与饱和温度对比。

·         压力-温度对照法:通过蒸汽压力查表得到饱和温度,计算差值。

标准要求:EN 285 规定过热度 ≤ 25°C,但制药行业通常要求 ≤ 5°C。

纯蒸汽质量检测仪器选择:

纯蒸汽质量检测仪是一种集成了不凝性气体、干度值、过热度测量功能的设备,能够全面检测纯蒸汽的质量,包括pH值、电导率、硬度及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检测。其次是微生物检测,包括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检测。最后是内毒素检测,确保符合标准要求。满足EN28以及HTM2031和中国新版GMP的要求,是通过新版GMP的常用的蒸汽检测装置。

设计依据:

依照EN285法规和GMP对纯蒸汽过热度、干度、不凝性气体检测的相关要求进行三项参数的检测与计算,数据合理合规。

纯蒸汽智能取样器:

纯蒸汽智能取样器旨在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率且可连续取样系统,适用于制药行业,食品行业等行业纯蒸汽冷凝水取样。

纯蒸汽智能取样器用于纯蒸汽的冷凝取样,符合GMP要求,纯蒸汽接触部件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满足GMP对制药器具要求。取样后冷凝水进行微生物、电导率、PH、TOC、内毒素等分析检测。

功能特点:

产品整体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取样速率快,可达50mL/min、120ml/min,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取样前可对管路进行灭菌,对灭菌操作具备计时功能。

产品测试功能

非凝结性气体检测                         

饱和蒸汽干度值测试                        

蒸汽品质过热值测试                        

注射用水取样—冷凝水取样(微生物、电导率、TOC、细菌内毒素)

纯蒸汽质量检测仪 蒸汽不凝性气体检测仪 制药用蒸汽质量测试仪

蒸汽品质测试仪、纯蒸汽质量测试系统、EN285蒸汽质量、便携式纯蒸汽质量测试系统、纯蒸汽质量检测仪、纯蒸汽品质检测仪、蒸汽品质检测仪、全自动纯蒸汽质量检测仪、纯蒸汽质量测试仪、纯蒸汽品质测试系统、纯蒸汽品质检测仪、纯蒸汽质量测试仪、纯蒸汽质量检测仪、纯蒸汽质量标准、蒸汽品质测试仪、蒸汽质量检测仪、纯蒸汽检测仪、纯蒸汽质量测试系统、蒸汽质量测试系统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制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