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阻燃剂生产中,筛分工序的复杂度通常体现在物料特性多变、精度要求差异、多阶段筛分需求及环保安全等维度。选择合适的筛分设备需结合工序特点,从设备性能、适应性、成本等方面综合评估。以下是具体选择逻辑及实操建议:
状态:是否涉及湿料(如反应浆料)、干料(干燥粉体)、粘性料(表面处理后的团聚颗粒)或混合状态物料?
粒度分布:原料粒度范围是否宽泛(如从毫米级矿石到微米级粉体)?是否需严格控制细粉(如 200 目以上)或粗颗粒含量?
物理性质:是否易团聚、吸湿、结块或具有腐蚀性(如卤系阻燃剂的酸性环境)?
物料特性 | 优先设备类型 | 典型案例 |
---|
细粉(<74μm)、易团聚 | 旋振筛(可配超声波系统) | 纳米氢氧化铝阻燃剂的粒度控制 |
粗颗粒(>1mm)、流动性好 | 振动筛(直线筛) | 菱镁矿破碎后的初步筛分 |
湿料、粘性料 | 旋振筛(全封闭 + 防堵网设计) | 表面改性后的阻燃剂湿料筛分 |
小规模、高附加值产品(如电子级阻燃剂):选旋振筛(精度高,能耗低)。
大规模、常规产品(如工业级氢氧化铝):选振动筛(效率高,维护简单)。
高粉尘 / 毒性物料:必须选全封闭旋振筛,或为振动筛配置密闭除尘系统(成本较高)。
原料破碎阶段:振动筛(直线筛)粗筛,去除矿石中的超大颗粒(处理量 100 吨 / 日)。
湿法合成阶段: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浆料用旋振筛(不锈钢材质)筛分,分离未反应的镁盐杂质(精度要求 100 目)。
表面处理阶段:改性后的氢氧化镁粉体易团聚,用旋振筛(配超声波系统)打散并筛分,控制粒度分布(200 目通过率≥95%)。
产品分级阶段:用多层旋振筛(2-3 层筛网)进行粒度分级,筛出不同规格的产品(如 1000 目、2000 目)。
反应后固液分离:振动筛快速分离出粗产品(处理量 50 吨 / 日),滤液回收利用。
精制筛分:粗产品经洗涤、干燥后,用全封闭旋振筛筛分,去除溴化氢反应生成的杂质(精度 150 目,防止溴化物粉尘泄漏)。
筛网材质:
自动化集成:
成本与效率平衡:
工序复杂度维度 | 高复杂度(需精细处理) | 中低复杂度(粗筛 / 单一环节) |
---|
核心需求 | 高精度、多阶段、粘性物料、环保 | 大处理量、低精度、简单工序 |
优先设备 | 旋振筛(可组合超声波、多层筛网) | 振动筛(直线筛 / 圆振筛) |
典型场景 | 电子级阻燃剂、纳米阻燃剂生产 | 矿石原料预处理、常规阻燃剂干燥后筛分 |
通过以上逻辑,可系统性匹配阻燃剂生产中的筛分工序需求,确保设备选型既满足工艺要求,又兼顾经济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