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霞 , 王宝山, 张日祯 , 李宗杰 摘要: 简要介绍了TLL 型离心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探讨改进后TLLA 型与原机型结构的不同点,展望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离心机; 刮刀; 结构; 工作原理 1 前言 TLL 系列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是煤科总院唐山分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进口LL3 - 9 离心机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的产品,并已经系列化,共有TLL700、TLL900、TLL1000、TLL1150 等4 种规格。目前,已成为选煤厂末煤理想的脱水设备,该机型具有适应性强,产品水分低等优点。本文论述离心机的结构特点、工作优点及改进型TLLA 型的主要特点。 2 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该型离心机主要由工作部分、传动部分、润滑系统及保护系统组成,如图1 所示。 ![]() (1) 工作部分 主要由筛蓝、螺旋刮刀、钟形罩和布料锥等组成。圆锥形筛蓝装在钟形罩上,钟形罩则用螺栓固定在外轴上。布料锥装在螺旋刮刀转子上,螺旋刮刀转子用螺栓和平键固定在心轴上,其转速略低于筛蓝的转速。钟形罩和螺旋刮刀转子的结构可保证煤粒不落入轴承内,且又便于脱水后煤粒的移动。由于螺旋刮刀转子的转速比筛蓝慢,螺旋刮刀就将煤粒从筛面上刮下,并将其向下输送。当脱水后的末煤运动至筛蓝底部时,具有很大的动能,这动能在煤与出口保护环碰壁时大部分消失,出口保护环用球墨铸铁制造,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2) 传动部分 本机的传动系统由6 条窄V 三角皮带和2 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组成,立式电动机通过三角皮带带动中间轴转动,因中间轴上装有2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它们分别与装在外轴上的齿轮和装在心轴上的齿轮(这2 个齿轮的齿数相同) 相啮合,从而使筛蓝和螺旋刮刀转子保持同向旋转,并有一适当的转差。两对齿轮均为普通圆柱斜齿轮,齿轮旋向的选择,使得齿轮工作时产生的轴向力与螺旋刮刀刮煤时所引起的轴向力部分抵消,从而使轴承的工作状况得到改善。 (3) 润滑部分 本机采用稀油集中润滑。润滑油从油箱经滤油器进入齿轮油泵,然后经主压油管进入多支油管(分油器) ,再经4 个分支油管进入以下各润滑点: ①心轴上部轴承和外轴上、下轴承; ②两对斜齿轮; ③中间轴上部轴承; ④中间轴下部轴承。 (4) 保护部分 为确保机器安全运转,本机型采用以下保护措施: ①主电机与油泵电机必须连锁,使主电机在油泵电机开动前无法启动。 ②在润滑系统中,采用电接点压力表。当油压过低(小于0. 04 MPa) 或过高(大于0. 35 MPa) 时,发出警报信号,警告司机停机检查。 (5) 工作原理 TLL 型离心机是利用机械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实现固液混合物分离的过程,湿煤通过入料口,经布料锥进入筛蓝与刮刀之间的空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和水的颗粒(离心液) 透过物料层,穿过筛网,沿上盖流入机座上部的集水槽内,然后通过设在机座两侧的排液管排出机外,煤粒则保持在筛蓝内侧,因螺旋刮刀与筛蓝之间有一转速差,螺旋刮刀就将煤粒从筛网上刮下,并将其推送至筛蓝底部,从而把脱水后的末煤卸到机器下边的收料漏斗里,这一过程连续不断地进行。 3 TLLA 型离心机改进情况 根据现场多年的使用情况,结合实际,唐山分院离心机教研室于2000 年推出TLL 型的改进型TLLA型,并投入使用。TLLA 型离心机与原机型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大的改进。实践证明,TLL 型离心机通过改进后,其结构更加合理,运转更加可靠,主要改进如下: (1) 给料分配盘(布料锥) 结构的改进。增大布料锥锥角,提高入料粒度上限,减少煤的过粉碎,使离心机的入料粒度由13 mm 提高到25 mm。 (2) 上盖、下部外壳、机座等铸铁件,全部改为铆焊件,克服了铸件废品率高,生产周期长的缺点,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整机重量,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3) 机座结构中,在齿轮差速器箱体下端增设支撑端面,以增加整机的刚性和运转的稳定性;离心机离心液液槽宽度增大,并带有一倾斜度,以保证离心液的排放和减少离心液中固体颗粒在槽中的沉积;差速器作为一个完整的部件,可以从机座上方便地拆下来,免除了原机型在检修时将传动部分解体的麻烦。 (4) 润滑系统由被动润滑改为主动润滑,使用一个电机单独带动齿轮油泵组成集中供油系统,润滑更加合理,这样采用独立的润滑系统,可保证主电机开车前,各润滑点已充分供油,润滑供油点由4 处改为3 处,取消中间轴组件下部轴承的润滑支点。 TLLA 系列离心机主要技术参数 入料粒度/ mm 0~25 处理量/ t·h - 1 50~200 入料水分 < 30 % 出料水分 < 7 %~9 % 4 结语 经过改进后的TLLA 型离心机,在洗煤厂投入使用2a 来,使用效果好,产品水分低,减少了维修量,除定期更换筛蓝等易损件外,没有其他故障,运行费用降低,能够成为TLL 型离心机的主导产品。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