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原料药机械|制剂机械|药品包装机械|制冷机械|饮片机械|仪器仪表|制药用水/气设备|通用机械

技术中心

制药网>技术中心>技术文章列表>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解析聚酯瓶VS易拉罐包装啤酒之性价比

来源:   2007年02月06日 11:26  
目前,风行于啤酒饮料消费品市场的铝制易拉罐开盖两片罐包装(俗称“两片罐”、“易拉罐”),始于1963年由美国铝业公司(ALCOA)推出配有合金铝易开盖的啤酒饮料易拉罐包装。至今,易开盖两片罐*年产量约为2600亿只,其中美国每天要生产3亿只,每年产量达1000亿只以上。
  
  这种安全、轻便、美观的液体食品包装,一经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范围内其总量的大部分用于各种饮料的包装,其余部分用于啤酒包装。在美国啤酒年产量2400万吨中,超过50%以上是铝质易开盖两片罐包装(1999年为55%)就是说在美国啤酒市场上相当于总产量一半的啤酒,是经由铝质易拉罐包装上市销售。长达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广大消费者非常接受这种安全轻便美观的包装。
  
  铝质易开盖两片罐在液体食品包装中风行,尤其是在啤酒包装中沿用,更有压过传统玻璃瓶包装啤酒的势头,其发展过程非常值得认真总结。尤其当今正值大力推广聚酯瓶包装啤酒之时,大可转换一个视角,即不拘泥于聚酯瓶和传统玻璃瓶的比较,而将聚酯瓶和铝质易开盖两片罐作一个的比较。它们之间恐怕会有更多的可比性,从而进一步推理得到——由于从当年到如今易拉罐包装啤酒之可行,则聚酯瓶包装啤酒之必然可行的结论。这不得不令人信服,且对当今推广聚酯瓶包装啤酒不乏更多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zui原始的饮料包装罐是用钢材做的,后来才改进为铝质材料。铝的材料密度为2.7,仅为钢密度的1/3。其延伸性能更好,经试制成功冲拔与拉伸工艺(DRAWAND&IRONING,简称DI罐)之后,有可能实现罐高大于罐经(H大于D),从而在液体食品行业的包装上有了推广价值。但由于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序列末尾,其一旦与其它金属接触,界面就会因为双金属电位差而被腐蚀。同时对于酸性饮料包括啤酒都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因此,罐内涂层就成为必然考虑的屏蔽结构。目前定型的包装材料 两片罐,内涂环氧树脂130mg/罐用于包装啤酒(CO2含量为5g/L),内涂环氧氨基180mg/罐用于包装强蚀饮料(CO2含量为8g/L)。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和完善,易拉盖的结构也由抛弃型的拉环(STAY-ON TAB)改为联体型的按钮式(PUSH BUTTON DOWN)。易开盖二片罐大面积的推广使用与它的回收系统的完备和有效休戚相关,这是美国铝业公司(ALCOA)近半个世纪不懈努力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只有包装材料有效进入资源回收循环经济系统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才是真正有生命力、能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和推崇的。这是当今推广聚酯瓶包装啤酒行动中应奉为zui高宗旨的行为指南。
  
  在一本德国啤酒手册中,列举了易拉罐的许多优点:
     ·不易破碎;
     ·质量比玻璃瓶轻得多(355ml罐重仅14g);
     ·一次性包装,原材料有效回收;
     ·能很好地码垛;
     ·不透光、无光照口味;
     ·包装啤酒可以封罐后进行巴氏杀菌。
  
  平心而论,以上易拉罐包装啤酒所有的诸多优点,也正是聚酯瓶兼而有之的,而且聚酯瓶包装啤酒比易拉罐更有许多后者不具备的优点,如:
     ·包装设备,用于聚酯瓶的,将现有的玻璃瓶包装线经必要的设计变更基本可以兼用(事实上就有玻璃—塑料瓶两用瓶装线),而易拉罐包装则必须要耗费巨资重新购置包装设备。
     ·同样定液位灌装,聚酯瓶与玻璃瓶可以有相同的灌装精度,而易拉罐则由于罐身直径远大于瓶颈直径,因此灌装精度要低得多。
     ·灌装过程中聚酯瓶和玻璃瓶一样具有较小的瓶口敞开面积,而易拉罐罐口即使将209改为206盖型,也比瓶型包装物敞开面积要大得多(与罐径平方成正比)。为此,易拉罐包装啤酒灌装增氧量比瓶装啤酒高得多。
     ·聚酯瓶与易拉罐同样不能承受抽真空,都沿用CO2置换来获得低增氧量,但聚酯瓶可以实施长管液位下平稳灌装。啤酒界业内人士历来认为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低增氧量的灌装方法。
     ·聚酯瓶瓶型变换,迎合市场时尚,需求更多样,更便捷。
  
  还可以列举许多聚酯瓶优于易拉罐的地方。结论是聚酯瓶包装啤酒的性价比,大大优于易拉罐包装啤酒的性价比。
  
  国内铝质二片罐的制造始于1985年,先后投资3亿美元引进13条易拉罐生产线,具备年产110亿只铝罐的生产能力。2003年听装啤酒用罐20亿只,约60万吨(千立升),占全国啤酒总产量的2.3%,同比增幅达8%以上,要高于啤酒平均5~6%的年增长率,体现了国内安全、轻量、美观的一次性包装市场,正日益扩大。易拉罐包装啤酒可行,聚酯瓶包装啤酒必然可行!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制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