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原料药机械|制剂机械|药品包装机械|制冷机械|饮片机械|仪器仪表|制药用水/气设备|通用机械

技术中心

制药网>技术中心>本期话题>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汽车内饰材料雾化试验标准解析(一)

来源: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18日 10:22  

  汽车内饰材料中挥发性物质受热挥发后会在挡风玻璃上凝结成雾,汽车内饰件中挥发性物质在玻璃片的这种凝结现象我们称之为成雾性,也称之为结雾特性,其凝结物又称冷凝组份。汽车内饰材料的成雾会妨碍透过挡风玻璃的视线,在不利的光线条件下成雾会影响驾驶的安全性。同时,由于冷凝组份大多为有害的有机挥发物,成雾性的高低也可反映内饰材料中有机挥发物的高低。因此,发达国家的汽车生产企业对汽车内饰材料的成雾性均制定了限制标准。
  雾化测试的原理:将试样放置在规定条件下的玻璃烧杯中加热,任何易挥发的物质被冷凝在冷却的玻璃板或冷却的铝箔片上。通过计算雾化值或雾化量来表示试样的雾化性能。
  不同的雾化测试标准中,针对的内饰材料不同,并且对雾化试验参数的要求也有所差异,下面列举了常用的几个雾化标准的具体参数:

  以上标准中的反射法与光泽度法为同一方法。从时间轴上可以看出,早期的标准中反射法(光泽度法)采用DIDP作为参照试剂,而重量法会使用DOP作为参照试剂,较早的DIN 75201:1992-09版本也是规定DOP作为重量法的参照试剂。而近期的标准中,对两种方法的参照试剂做了统一,都使用DIDP。标准对于试验条件的要求相差不大,而且除了QB/T2728,其他3个标准对测量参数的要求也相同。
  国内外关于雾化的标准还有很多,包括不同企业内部也都根据自己的质量体系要求制定了自己的企业标准,更多标准请关注后期内容。
  如欲了解更多检测详情,400免费或可发送邮件咨询,将您在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中易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技术服务。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制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