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今年3月在*部门的配合下,一举破获林春良等人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药品信息,通过国内特快专递、邮局邮寄包裹等方式销售假药大案。至今一个多月过去,因现场查获药品价值少等原因,迟迟未能立案,主要犯罪嫌疑人仍逍遥法外。
据调查,自2006年7月27日起至2008年3月4日止,林春良等人共向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448人次销售“格列卫”、“易瑞沙”、“消癌平”等药,金额高达89万多元。这起影响面广、据称是全国药监系统查获的zui大网络销售假药案虽已移交*机关一个多月,因现场查获药品价值仅1万5千元不足规定的标准,还需找到受害人一一核实金额才能立案。
有关人士认为,药品是特殊商品,处理销售假药不应与处理销售假袜子一样模式,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及时从根本上取缔制售假药的窝点,否则即使查封了一个或几个非法销售假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风头过去了,违法分子还会建立另外的网页宣传销售假药,贻害公众。只有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改变制售假药与制售假袜子同罪的尴尬,加大对制售假药者的监管和打击力度,才能够标本兼治解决网络销售假药问题。
一起网络销售假药案 历时近一年终告破
李永生是石家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处副处长,也是这个案件的经办人之一,据他介绍,2007年5月,该局就接到举报称,有人开设“中国国防肿瘤医院”,宣传“格列卫”等药品,自称能够治愈癌症、白血病等疑难杂症,并在河北省国防建筑工程
公司职工医院“肿瘤科”销售。石家庄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立即派出执法人员,当场查扣“格列卫”3瓶和收据1张。经检查,被查扣的“格列卫”药品没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药品进口许可证,包装和说明书也没有中文标识,为假药。经调查,该科室为林春良等人承包。执法人员对有关证据进行了现场封存,通信管理部门关闭其,同时密切关注网上的动向。期间经数次侦查无果。
2008年初,执法人员在网上再次发现了类似的,网络IP地址设在衡水,其宣传内容与上次雷同。执法人员得知林春良等人又承包了某门诊部的“肿瘤科”,先后多次派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并和相关单位以便获得信息和支持,因办公室看不到药品,也
买不到药,只能等待时机。
2008年3月5日,石家庄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委托一名沧州人利用当地和涉案人员取得了,趁机一举端掉了这个售假窝点。
据介绍,执法人员在某*门诊部现场查获药品、门诊登记本和108份特快专递邮寄单等物品,经对门诊登记本进行统计并对部分患者进行核实,林春良等人共向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448人次销售“格列卫”、“易瑞沙”、“消癌平”等药,每盒药品售价2500元到2万元不等,总金额高达89万多元。
网络销售假药的“三宗罪”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骁悍介绍说,这次破获的林春良等人利用网络销售假药案件,具有三大特点:
--欺骗性强。其在上以无中生有的“中国国防肿瘤医院”和“河北省国防医院”等名义推销药品,并在“单位介绍”里把“河北省国防医院”说成是“*的医疗与科研中心,设备*、技术力量雄厚的综合型*医院”。打着*的旗号,利用公众对*医院的信任进行欺骗活动。
--隐蔽性强。林春良等人通过承包某些医院的“肿瘤科”,以合法的医疗机构作掩护,聘请“坐堂医生”接受患者和网络咨询,通过银行账号收款,通过邮政快递发货,很少与患者见面,因而很难被发现。
--危害性大。林春良及其雇用的人员不具备肿瘤治疗的专业知识,他们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是为了推销药品,利用患者求医心切的心理,以高价销售假药,使患者不仅浪费了大笔钱财,而且贻误了治疗时机,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刘骁悍说,这也是网络销售假药案件的共性。在网上进行搜索,违法药品宣传、销售信息非常多,其中不乏一些大的门户。按国家规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只负责药品宣传的审批,已刊播的虚假广告的则由工商部门负责监控。一些制售假药的不法分子采取各种办法逃避监管,进行虚假宣传蒙蔽消费者。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发现后只能做为一个线索移交给工商部门,但由于工商等部门不具备鉴定其药物成分的能力等问题,导致违法药品广告被“查死”的比例很小,一些药品改头换面后仍进行大肆宣传。
刘骁悍提醒说,实际上,我国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以通过互联网向个人销售非处方药品的目前只有七家药品经营单位,分别为上海药房连锁有限
公司、北京京卫元华医药科技有限
公司、青岛百洋健康药房连锁有限
公司、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上海复兴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
公司、北京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责任
公司、辽宁盛生药房连锁有限
公司等。公众在通过网络购
买药品一定要核实是否具备合法资格,同时不要轻信网络药品广告宣传,谨防上当。
制售假药与制售假袜子同罪?
据了解,林春良等人网络销售假药案破获后就已移交给石家庄市*部门,但却迟迟不能立案。李永生介绍说,对制售假药的刑事处罚目前主要依据刑法*百四十条和*百四十一条,*百四十条中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者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才予立案。执法人员现场查获的药品价格才1.5万元,没达到立案标准,还需根据门诊登记本中记录的患者找到当事人,以确定实际金额。
而刑法*百四十一条中规定的“生产、销售假药罪”以“危害人体健康”为定罪标准,在现实中又很难取证。一方面由于此类案件中当事人大多是私下交易,很少留存文字证据,同时对于是否由于服用这个药品贻误了病情或导致死亡,实施医疗鉴定很难。这次查获的“格列卫”、“易瑞沙”、“消癌平”等药属于进口药,按规定应该按国内的质量标准进行鉴定,目前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正在积极药检部门,以确定其中有无有效成分等。
由于这起案件还未能立案,所以案件中主要犯罪嫌疑人林春良等仍逍遥法外,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骁悍对此表示非常无奈,他说:“控制或关闭一个或几个非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如果不能取缔制售假药的窝点,不能惩办制售假药的犯罪分子,风头过去了,他们会另外建立网页宣传销售药品,这样就放纵了这些草菅人命的违法行为。”
刘骁悍说,河北省目前尚没有一例相关案件以生产、销售假药罪论处,而都是按照生产、经营伪劣商品罪来追究刑事责任。但这样的话,生产销售假袜子、假衣服与生产销售假药就是同等的罪,对制售假药的犯罪分子起不到震慑作用。他讲到,河北省今年开展查处销售假狂犬疫苗行动,执法人员在全省查处了20多个个案,这些人销售的假狂犬疫苗就是蒸馏水,没有一点有效成分,一个被疯狗咬伤的人注射这种疫苗必死无疑,但由于销售人员手头只有一两支疫苗,不够立案标准,执法人员只能按照《药品管理法》处以三到五倍的行政罚款。刘骁悍建议尽快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加大对此类制售假药案件的监管和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