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原料药机械|制剂机械|药品包装机械|制冷机械|饮片机械|仪器仪表|制药用水/气设备|通用机械

技术中心

制药网>技术中心>技术原理>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真空镀铝膜耐曲揉性(揉搓性)检测

来源: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2009年01月16日 10:51  

  真空镀铝膜是当前蒸镀复合膜代表性的产品,其在高真空条件下通过高温将铝线熔化蒸发,铝蒸气沉淀集聚在塑料薄膜表面形成一层厚约35~40nm的阻隔层,作为基材的塑料薄膜可以是PE、PP、PET、PA、PVC等。真空镀铝膜具有优良的阻隔性能,在不要求透明包装的情况下,真空镀铝膜是的选择,而且镀铝膜的保香性好,具有金属光泽,装饰美观,但因为受到铝金属的延展性与镀铝技术的限制,镀铝层极易在受到曲揉、揉搓之后产生针孔或裂痕,从而影响到真空镀铝包装的阻氧性能与阻湿性能。

  ASTM F392是专门用于检测软包装材料抗揉搓、曲揉性能的方法标准,通过该项试验可以很好地模拟薄膜在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中的曲揉、揉搓、折压等行为。通过检测试样在揉搓试验前后针孔数量的变化或阻隔性能的变化来判断材料的抗揉搓性能,可以为包装设计与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量化依据。

1、 ASTM F392测试方法介绍

    首先按照标准要求制取一定数量符合检测要求的试样,并检测未经试验的材料的针孔数量、阻隔性能、或者其他参数指标。将试样按照标准要求预处理一段时间后选择试验环境条件(通常是23℃、50%RH)以及试验模式(该标准提供了A、B、C、D、E 5种试验模式)开始试验。

  试样的抗揉搓性能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判断:*,用染色松节油测量在揉搓过程中形成的针孔数量;第二,对比试样在试验前后的透气或者透湿性能。在揉搓试验中所形成的针孔只能通过染色松节油来测量,然而倘若多层复合材料只有其中一层破裂,或者遇到一些塑料薄膜在揉搓试验中不易形成针孔,那么这些材料抗揉搓性能的判定需要通过专业阻隔性测试设备来完成。设置多种测试模式就是为了让试样在揉搓试验中形成的针孔数量或者阻隔性能处在一个合理的测试范围内。在评价材料抗揉搓性能时应取多个试样的测量平均值,以避免在试验中偶然因素带来的影响。

2. 检测应用

     近日,LABTHINK兰光实验室(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Labthink  FDT-01揉搓试验仪(/product/productw_show2345 复制该链接可查看产品)T3透湿性测试仪按照ASTM F392进行真空镀铝PET(VMPET,12μm)、PET(20μm)、PE/EVOH/PE(76μm)三种材料的抗揉搓性能对比。采用揉搓试验的B、C、D三种模式,揉搓效果判断采用检测试样透湿量的方式(均未形成物理孔洞)。本次对比的试验数据如下:

 

揉搓试验数据表

 

 

未进行揉搓试验前

WVTR1,2

D模式揉搓后

WVTR1,2

C模式揉搓后

WVTR1,2

B模式揉搓后

WVTR1,2

VMPET

1.248

18.352

22.112

30.363

PET

15.64

16.654

16.321

26.012

PE/EVOH/PE

5.09

5.523

5.556

5.083

注:1. WVTR单位是:g/m2·24h。

    2. 测试平均值。

  真空镀铝PET(VMPET,12μm)、PET(20μm)、PE/EVOH/PE(76μm)三种材料的透湿性能都在中高阻隔性的范围内,然而他们的抗揉搓性能却差距明显。其中抗揉搓性能的材料是PE/EVOH/PE(76μm),在本次试验中其透湿量始终保持一致。其次是PET(20μm),该材料在进行较少次数的揉搓时尚能保持zui初的透湿量,然而当揉搓次数增长到900次时其透湿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而*的高阻隔材料真空镀铝PET(VMPET,12μm)的抗揉搓性能zui差,即使仅进行几次揉搓动作其透湿量都增大了10多倍。

3.总结

  材料的抗揉搓性能会影响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包装材料阻隔性能的稳定性,倘若由于材料阻隔层耐曲揉性或抗揉搓性差而使其失去阻隔效用,从而导致产品变质失效,那么对于包装厂家以及产品生产厂家来讲损失都是巨大的。铝塑复合包装尽管机械性能与阻隔性能优异,但其抗揉搓性、耐曲揉性差有方面存在诸多劣势,而被视为铝箔代替品的真空镀铝材料,在耐折性、韧性上已有很大的改进,然而从本次试验的比对数据看,镀铝材料与其他高聚物材料相比在抗揉搓性能上依旧存在差异,要想确保其在经过曲揉后的综合性能进而确保产品的包装安全,对其进行耐曲揉性检测是*的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制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