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原料药机械|制剂机械|药品包装机械|制冷机械|饮片机械|仪器仪表|制药用水/气设备|通用机械

技术中心

制药网>技术中心>技术文章列表>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植物提取物产业前景广阔 然须正本清源

来源:   2008年10月27日 10:53  
来自有关方面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植物药大大“发力”——去年市场估计在260亿美元左右,今年预计能突破350亿美元大关。   有关专家认为,未来的几年,植物药市场空间巨大,植物提取物已经被广泛用于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尤其是去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禽流感,使抗禽流感药品达菲的原料合成前体莽草酸紧张,这种由植物中提取的物质一时奇货可居,使得业内人士对植物提取物的前景大大看好。   国内企业发力不足   植物药市场风起云涌,但是植物提取物在我国还是个新兴行业,起步较晚,只有十几年的历史。   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来看,我国植物药目前在市场所占的份额不是很大,约在10%,出口金额徘徊在2亿美元。可以说,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未形成相当的生产及出口规模。   与医药行业相同,我国植物提取物企业也是“外战外行”,在市场处于下风,然而“内战内行”,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由于植物提取物潜在的发展空间,zui近几年,我国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植物提取物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薄弱。   目前,涉足植物提取物制药方面的省区有浙江、陕西、湖南、四川、广西等。2005年1~6月,我国共有1085家企业从事植物提取物产品的进出口经营活动,其中参与出口的企业有736家。与上年同期相比,上述两项数字分别增加了13.02%和15.00%。   恶性竞争扰乱市场   由于进入这一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所以行业发展增速的同时也出现了恶性竞争加剧、行业利润下滑的局面。   一些手工作坊式的植物提取物企业,本身的经济实力不足,厂房简陋,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为了能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它们往往采用粗制滥造、以次充好、低价竞销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引发国内植物提取物企业之间“同室操戈”,导致两败俱伤或多败俱伤。在出口方面,由于低价竞争,质量得不到保证,出口产品屡遭退货。   市场必须正本清源   鉴于上述现象,有关专家指出:植物提取物市场必须正本清源。   ——避免一哄而上。植物提取物企业“遍地开花”,不利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应该按照药品注册方式,严格审查企业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以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的出现。   ——加强宏观调控。目前,由于行业集中度小、企业分散、经营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不强,多数企业的产品于原料供应,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严重制约了我国植物提取物的出口贸易。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植物提取物宏观调控力度,应积极鼓励企业结成行业联盟,逐步形成“价格共同体”,以进一步规范和约束植物提取物市场。   ——强化质量监管。对于植物药,应该首先从源头控制质量,必须按照GAP(药材良好生产管理规范)规范药材的种植,降低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提高我国植物提取物产品的出口信誉。   ——提高科技含量。改进落后的生产工艺,采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干燥设备及技术,进一步完善植物提取物的质量标准,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保护药材资源。为了保证植物提取物行业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特别要重视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在强调开发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保护,使天然药物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 来源:慧聪网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制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