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原料药机械|制剂机械|药品包装机械|制冷机械|饮片机械|仪器仪表|制药用水/气设备|通用机械

技术中心

制药网>技术中心>宣传样本>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大容量注射剂水浴式灭菌器与GMP要求

来源:   2006年06月28日 10:50  
从大输液水浴式灭菌器的设备分类及用途、工作原理、特点和结构、性能指标、自动控制以及设备的验证等角度出发,对此类设备如何符合GMP的要点进行了论述。

1 概述  
大容量注射剂大都属于需要zui终灭菌的产品,它的包装形式有玻璃瓶、塑料瓶、塑料袋装输液等。目前国内使用玻璃瓶装输液的厂家占多数,近年来塑料瓶、塑料袋装输液已成发展方向。大输液的品种国内还比较单一,经常生产的品种只有50多个,而国外达200多种。此外,中国生产的大输液产品是以营养性和电解质品种为主,治疗性品种较少,国内约有200多家大输液生产厂都在基础输液产品上打拼。因此,国内大输液品种和包装形式与接轨将会赢来一个大的发展趋势。

大容量注射剂的灭菌设备,20世纪80年代国内开始引进*的水浴式灭菌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药机厂开发了与水平相当的水浴式灭菌器和回转水浴式灭菌器。

2 设备分类及用途
大容量注射剂水浴式灭菌器有动态和静态之分,静态型称为大容量注射剂水浴式灭菌器,动态型称为大容量注射剂回转水浴式灭菌器。其中,动态型主要适用于脂肪乳和其它混悬输液的灭菌,两种灭菌器的工作原理和热分布均匀性的要求和灭菌效果、柜体结构及辅机配置*一致,不同点是回转式灭菌器的腔室内多一个回转体装置。

用途:
(1)适用玻璃瓶、塑料瓶、塑料袋装输液的灭菌;
(2)适用一般输液的灭菌,也能适用热敏感性强的输液的灭菌,还能适用混悬输液的灭菌。

3 设备工作原理、特点和结构
3.1 工作原理
图1 灭菌工艺原理图
大容量水浴式灭菌器是采用热式杀菌的原理,它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采用工业计算机控制灭菌柜内的循环水在泵的作用下,通过腔室外的蒸汽或冷却水,经热交换器换热后,加热、恒温、冷却产品,换热后的循环水通过安装在腔室顶部的喷淋装置自上而下的喷淋产品,达到灭菌效果。工业用饱和蒸汽及冷却水均通过外部热交换器加热或冷却循环水,不与产品接触。因而可以避免对产品的“二次污染”。

3.2 设备特点
3.2.1 设计特点
(1)依照应热水喷淋方式设计的灭菌程序是zui有效和的程序;
(2)灭菌器腔室、双扉门、热循环管道均按压力容器标准设计制造,灭菌腔室由安全阀进行过压保护;
(3)腔室两端不锈钢直角滑槽门由气缸驱动,门封采用硅化物密封圈用压缩空气压在门上,真空时缩回;
(4)主要机件和配置设备采用不锈钢制造;
(5)控制柜有显示系统,实时提供运作情况。同时,设有验证的接口;
(6)用于脂肪乳输液或混悬输液的灭菌时,腔室内配置回转装置,灭菌车旋转时被安全固定。此外,滚动体转数无级可调,减速传动装置安装在柜体外部,轴孔密封可靠。

3.2.2 安全特点
(1)门上安装有安全装置,遇阻自动退回。同时,门装有密封压力平衡装置,即使出现电路故障,双扉门仍保持密封压力;
(2)门上设有安全互锁,防止下列情况门被打开:1)腔室内有压力;2)灭菌物品温度高于60 ℃;3)循环水位高于腔室集水槽;
(3)蒸汽、循环水、冷却水、压缩空气的管路进口均装有过滤器,确保执行元件安全无损。

3.2.3 控制特点
(1)采用工业计算机精密控制,专业程序式设计。应用户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灭菌程序,有F0值处理系统,且灭菌过程中不断地监控和记录温度、压力、F0值和它们的曲线图形,并实时显示;
(2)温度分配和控制精度±0.5 ℃;
(3)加热和冷却所需时间短,温度梯度可调;
(4)加热和降温过程中跟踪控制,高于饱和蒸汽压的预置和固定压差,通过压缩空气来维持,防止玻瓶破碎和软包装变形;
(5)回转式灭菌器应控制滚动体的原位停车,保证柜内外灭菌车运送轨道连接平滑,灭菌车进出柜顺利。

3.3 设备结构和用途
3.3.1 灭菌器主体
灭菌器主体有方形和圆形腔体两种,国内外大都厂家采用方形柜体,而我国采用圆形腔体的较多。这是由下列原因决定:圆形制作成本低,圆形受力情况好,耐压能力强,几何尺寸容易控制,我国制作压力容器罐已经有了成熟的制造工艺和加工设备,制作成本相对较低。而矩形柜体四角圆弧过渡,需模具压制成型,纵焊缝至少有4条,焊接、探伤、外协加工和转运费用都比圆形柜体高。
圆形腔体节约循环水用量,节省循环水贮罐,从圆形腔体内接矩形门结构的图形来分析如图2所示,圆形腔体各部分空间都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矩形门框将腔体的圆形截面分成了五部分:

(1)中部空间
中部空间即矩形腔体用于容纳灭菌车,回转式灭菌器的中部空间用于容纳滚动体和灭菌车。
1)滚动体:回转体由滚动体、传动齿轮、齿环、托轮、减速装置和灭菌车锁紧装置组成。回转体的作用:在灭菌过程中,滚动体作匀速回转运动,上下抖动和翻滚瓶内药液,使药液换热均匀,灭菌*,特别适用脂肪乳和其它混悬输液的灭菌。

滚动体的减速传动装置安装在灭菌器腔体外侧,伸进腔室内的传动轴采用机械密封,密封可靠,不泄漏。回转体的转数应在规定范围内变频无级调速,满足不同灭菌工艺的需要。此外,滚动体的传动齿轮、齿环应安装在滚动体中部,使滚动体受力均匀,传动平稳。同时,腔室内灭菌车轨道应与地面轨道平齐,自控装置应准确控制滚动体原位停转,保证灭菌车顺利推进推出。灭菌车受上下左右四方的均匀夹紧力,牢牢固定在滚动体内。灭菌车的松开、夹紧应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回转式灭菌器的验证是用户zui关注的问题,也是鉴定回转灭菌器温度分布均匀性的重要手段。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无线测温验证系统,另一种是有线测温验证系统。国内一般都用有线测温验证系统。因为无线测温验证系统虽能完成该任务,但不直观,且无法在验证现场及时查看温度分布数据,在用户参与的情况下及时分析温度分布情况。而有线测温验证系统则完*了这方面的问题,让操作者在现场能及时观看到灭菌过程中回转灭菌车中药品真实温度的均匀性,即测温传感器可直接检测药液温度。

2)灭菌车:静态灭菌器的灭菌车由不锈钢车架、运动滚轮、托瓶分水板组成。车型的设计是根据产量、用户生产场地、传热的均匀性等综合因素考虑的。同型号灭菌器无论规格大小怎么变化,灭菌车的结构和装量应该标准化、通用化。灭菌器的规格系列应以一个小车产量作为等差级数的公差来递增或递减。也就是说灭菌器系列规格产品的外形尺寸只有长度方向的增减,宽度和高度尺寸不变。
对于回转水浴式灭菌器的灭菌车应有其特殊的要求。既要保证装卸瓶方便,又要夹紧固牢每一只瓶,确保在旋转过程中不会损坏。灭菌车的形状和尺寸的设计要能保证动平衡,否则,小车的使用寿命将无法得到保证。而且应保证足够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强。

(2)上部空间
用于放置压力变送器和设置循环水喷淋装置,使泵进腔室内的柱状纯化水变成均匀密布的垂直平行水流,使腔室内换热均衡。喷淋装置有分水盘喷淋与喷嘴喷洒两种形式。下面对分水盘喷淋装置与喷嘴喷洒装置进行比较,便于设计时选取。

水浴式灭菌器的灭菌原理:是利用高温水喷淋杀死药液中的微生物。即利用灭菌腔室—循环泵—喷淋分水装置—腔室之间的纯化水作为热量传递的介质来加热、灭菌、冷却产品。工业用饱和蒸汽及冷却水均通过外部热交换器加热或冷却纯化水,不与产品接触。从原理上看水浴式灭菌器腔室内喷水的均匀性和单位面积上的流量,将直接影响灭菌温度的均匀性。

水浴式灭菌过程分为升温、保温、降温三个阶段。在升温阶段,腔室内循环水每经过腔室外热交换器一次,温度便升高一些,在系统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流经热交换器的流量在一定范围内是越大换热效果越好,且流经换热器的循环水在热交换器的入口与出口的温差越小。也就是说,腔室内底部的积水与顶部的喷淋水温差越小。那么,被灭菌药品的上层与下层的温差也就越小,随着水循环的速度加快,腔室整体升温速度也加快。同时,较大的流量更有利于腔室内喷水均匀。但流量过大会带来制造成本的增加和其他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喷洒流量应控制适当。

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喷洒流量、喷水的均匀性、系统的热交换速度和灭菌温度的控制精度。其中喷水的形式只对喷洒流量、喷水的均匀性有影响。喷淋分水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喷淋分水盘装置,另一种是喷嘴喷洒装置。喷嘴和分水盘只要结构设计合理,其喷洒流量均可大可小。下面对这两种装置的喷水均匀性作比较:

1)分水盘喷淋装置:喷淋分水盘的结构如图3所示是分水板上有相当数量的小孔按一定规律排列,分水板四周有一定高度的折边,故称其为分水盘,能储存一定水量。分水盘安装在灭菌室的顶部,其作用是小孔能把泵取的柱状水变为垂直平行均匀分布的水流由上而下喷淋到药液瓶(袋)上。且分水盘可以很容易把水分配均匀,只要送至分水盘的水量足够,分水盘的分水孔密度和均匀性合理,那么腔室内的喷水就一定是均匀的,并且可以直接目测其喷洒均匀性,无需特殊仪器测量。

分水盘的清洗和安装也无特殊技术要求。由于分水盘有一定高度储存水量,使分水孔中流出的水量平行均匀,流线速度相等。设计选用的循环泵的流量应于(图3)分水盘底部小孔流量之和,多余的循环水呈瀑布状从分水盘的四周扑出,沿灭菌车的四周直泻而下,在灭菌车的四周形成水帘,一方面保护药品升温后的热量不散失,另方面使腔体升温或降温加快,没有结构上的死点,达到换热快速均匀。也就是说柜体的升、降温不是靠药液瓶的幅射热而同样是靠循环水直接换热。对于软袋水浴式灭菌器的灭菌车的每一层都设计有循环水二次分配的分水盘结构,使灭菌车每一层的软袋都同样受到循环水的均匀喷淋。

2)喷头喷洒装置:采用喷头喷洒循环水来加热或冷却药品,其目的也是想达到药品受热均匀和快速的目的。但是与分水盘喷淋装置比较它有许多不足之处:
①喷嘴结构相对分水盘装置来说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使用过程中磨损快,属易损件;
②喷嘴对水质要求很高,否则喷孔容易堵塞,使喷淋不均匀,处理时技术难度大;
③喷嘴喷洒的水没有分水盘喷淋装置均匀。原因之一是喷嘴喷洒的水线一般是从喇叭型散开,着落时是一个圆面,若干个喷嘴就有若干个喷水圆面。圆周与圆周相切如图4所示,必然就有空隙部分淋不到水。圆周与圆周相交如图5所示,相交部分的水分肯定比不相交的部分要多(如果选用实心矩型喷嘴喷洒效果会好一些);原因之二是灭菌车上的软袋所占空间多,上层的水不容易均匀的流向下一层,只能靠两侧的喷嘴喷洒,灭菌车层与层之间的距离较短,能喷进出的水线较少,其余的喷水都被灭菌车两侧挡住;其三是喷水线的速度和流量不相等,喷出的水线是靠重力和喷水压力来决定流速和流量,因此喷头中心部分水线的流速和流量比周边要大;其四是喷嘴不可能对着腔室四壁喷洒,因此灭菌室腔体只能靠灭菌药品的幅射热升温、降温。其五是喷洒效果难以目测判断,需专门的断面流量扫描仪。

(3)左、右侧空间
左、右侧空间可用来放置测温探头和参考瓶,大大延长测温探头的使用寿命。而矩形柜体两侧间隙小,灭菌车进出很容易擦破探头线,使之损坏。

(4)下部空间
可以用做纯化水贮罐,也可以设置涡流分解罩和灭菌车自动传送装置。
1)纯化水贮罐:下部空间是一个天然的储水槽,可用于储存纯化水,节约进水和排水时间。鉴于腔体底部的纯化水可多次使用,每次只需补充损失的水量且存于腔室底部的纯化水初始温度均在60 ℃(即药液瓶出柜的温度)左右。这样既减少了每次新供纯化水的时间和预热时间及能耗,也不必另设纯化水贮罐。

涡流分解罩的设计原理:将泵吸口的水柱加长,相当于从一根大管道里吸水。根据这个原理可以设计一个和腔室一样长的不锈钢T形罩,罩的两T形侧面设有数个分流窗口(也就是进水口),窗口上有若干个小孔并盖有过滤网,循环泵抽吸时,数个分流窗口都形成一股向罩内灌水的通道,使整个分解罩就成了循环泵吸口的一条长长的大水柱,缓解了大容量水泵吸口产生的涡流现象。在保证抽吸量前提下降低了腔室底部盛水深度,达到节约能源目的。

3)灭菌车自动传送装置:灭菌器腔室下部空间可以设计灭菌车自动传送装置。大型灭菌器腔室内应该设计灭菌车自动传送装置,且传送装置的减速驱动装置应安装在柜体外面,密封可靠,不泄漏,转数应变频无级可调。因为大型灭菌器腔室内容纳的灭菌车数量多,没有自动传送装置,操作工人必须进柜推送灭菌车,这样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柜内温度60 ℃左右),循环水也容易受到污染。

3.3.2 管路系统
管路系统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其作用是将主机和辅机连成一体,连接方式采用不锈钢法兰和活接头结构相结合,循环泵进出口两端与腔体和热交换器管道的连接应采用波纹管柔性连接,便于安装定位和检修。

3.3.3 控制箱
因水浴式灭菌器的自动化程度高,用一个主控制柜装不下所有控制元件,所以另设一个强电控制箱。用于对灭菌器所有驱动装置的控制(如循环泵、真空泵、回转柜滚动体、灭菌车传送机构等)。它由电气元件、接线端子,外壳组成。控制箱内应布局合理,电气元件和接线端子排列均匀、整齐,横平竖直。控制箱应安装在辅机机架上,zui终控制集中到灭菌器的主控制柜内。

3.3.4 双扉平移门
灭菌器属压力容器,双扉门的密封和安全锁紧非常重要。门密封一般都采用气密封,柜体门框上设计一密封槽,槽内嵌入硅橡胶密封圈,用压缩空气压在门上,真空时缩回。门的锁紧有两种形式,一是插销门,二是直角滑槽平移门,国内外两种形式都有。下面进行一下分析和比较: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引进的瑞典水浴式灭菌器的平移门采用气缸驱动,门关闭到终点采用数根插销锁定。插销结构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在遇到有误操作行为,使行程开关的限位点移动、错位或电控装置失灵,使门的插销没有插到位或者根本就没插进去,这样安全事故就会发生。因为高温灭菌,灭菌腔室内产生一定压力,会使门冲出上下滑轨,造成设备甚至人身安全。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从奥地利引进的水浴式灭菌器平移门的安全锁紧装置,是将上下轨道设计成直角形状的不锈钢结构。这样门在运行或静止状态遇到任何意外都不会冲出滑轨,消除了大的安全事故。

灭菌器快开门应具备安全保护装置: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49条规定。双扉门安全措施应是前后门开启互锁,前门进、后门出,防止混药。控制安全方面:①灭菌过程中如出现电路故障,双扉门仍应保持密封压力;②门上设置安全互锁装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不能解除门密封:a.灭菌室内压力大于0.015 MPa;b.灭菌室内温度高于60 ℃;c.灭菌室内水位高于集水槽。此外两端门框上的压力表应实时显示灭菌室内压力和门密封压力。

3.3.5 安全阀及压力表
安全阀是根据压力容器设计要求装设的安全泄放装置,它必须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七章安全附件的要求。
压力表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七章安全附件的要求选用。用于测量和显示柜内压力和门封压力,安装在便于操作一端的门框上。

3.3.6 主控制装置
主控制装置应独立设置,安装于主机旁,便于操作和观察。主控装置应设计精良,控制准确,快速处理。计算机应采用抗*力强,防尘,防震,防潮,使用寿命长的工控机。显示器应采用高分辨率的彩色监视器,对整个灭菌过程进行动态显示。操作键盘应与计算机连接一体,进行程序编排和选择、参数修改等控制过程的操作。

3.3.7 测量和控制部件
应采用测温探头,延长使用寿命。正常生产一般为三个测点(有特殊要求也可多设几个测点),热分布试验验证时至少10个监测点。正常生产的三个测点是:*个测点置于热交换器出口到进入腔室前的管道内,测循环水温度;第二个测点置于腔室内前门端底层药液瓶内;第三个测点置于腔室内后门端底层药液瓶内。即灭菌室内采用双探头控制。既保证控制精度,又保证zui低运行成本。

压力监控系统:压力传感器和远传压力表监测和控制腔室内压力,两个电磁阀,一个用于腔室内减压,另一个用于腔室内增压。腔室前门侧安装两个压力表,数字显示腔室内和门封的压力;两个安全阀安装腔体上部,保护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水位控制器安装在腔体外侧,控制循环水达到设定值,液位高低应可调并能显示。

3.3.8 辅机配置
辅机由循环泵、热交换器、真空泵、执行阀和机架等组成。如图6所示(大型水浴式灭菌器热交换器和循环泵采用双配置,小型柜采用单配置,图为双配置)。
(1)循环泵:不锈钢高温化工离心泵,设计时应选用大流量循环泵,泵的作用是吸取腔室底部循环水泵入热交换器,再从腔室顶部分水盘均匀地喷淋到被灭菌物品上。大流量循环无论是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都能保证温度分布均匀;
(2)热交换器:有组装式和整体焊接式。一般采用双通道焊接式不锈钢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体积小。但有国外用户使用后发现,由于频繁的冷热交换,板间的密封垫片失效,导致工业蒸汽、冷冻水和冷却水串入喷淋产品的循环水中(“内漏”),且不易检查和避免。现奥地利SBM公司设计的灭菌柜已选用了列管式热交换器,尽管热交换效率差些且占地面积大些,但却避免了这一隐患;

(3)旋片式真空泵:用于平移门的密封;
(4)控制阀和执行阀:控制阀是电控制,执行阀是气动控制。国内灭菌器的阀一般都是进口产品;
(5)防水锤阀:向腔室内供纯化水的管道控制阀和安装在换热器进出水管道上的控制阀应选用防水锤阀,其作用是用来消除管道的水锤(即液压冲击)现象,防止循环系统振动。
(6)过滤器:蒸汽、循环水、冷却水、压缩空气的进口处均应安装过滤器,保证药品和循环水不受污染,设备安全运行。

4 水浴式灭菌器符合GMP的要点
4.1 材质
(1)灭菌器的受压零部件应符合GB150的有关规定;
(2)与水、气接触的金属材料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其它材料应耐腐蚀,耐高温,不生锈,并附材质证明书;
(3)外购件或外购配套设备应符合本设备要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4.2 总体结构
(1)灭菌器的设计压力应符合药品灭菌工艺要求和GB150《钢制压力容器》标准规定,受压件的焊接应符合JB/T4709的规定;
(2)灭菌器应设计双扉门和热分布测试的接口,腔体应有安全吊运的吊环或吊钩;
(3)灭菌器腔室容积的设计应符合产量要求;
(4)灭菌器上应安装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七章《安全附件》的规定的压力表、安全阀;
(5)腔室外应有效果良好的保温层,保温层表面应平整、光滑,没有颗粒物脱落;
(6)灭菌器的连接管道排列应整齐,走向合理。配套设备配置紧凑,外形美观。水、气管道内物料名称和流向应按GB7231-87标准的2.7条规定标示,标牌固牢在标准规定的管道位置。
(8)回转式灭菌器内的回转体转动要灵活,装载后转动平稳。

4.3 主机
(1)灭菌腔室的形状一般以圆形为优,从制造工艺、受压能力、节约能源等多方面考虑圆形优于方形;
(2)双扉直角平移门,气密封,安全可靠;
(3)大容积灭菌器的腔室内应设置灭菌车进出自动传送装置。电机和减速装置应安装在腔体外部,并能无级调速;
(4)腔室顶部应设置循环水均匀分布的喷淋装置,并保证有足够的喷淋水;
(5)回转式灭菌器的腔室内设置滚动体,滚动体转动应灵活,装载后转动平衡。滚动体的传动装置应安装在腔体外,并能无级调速。另外,滚动体上下左右应设计灭菌车压紧装置,同时应控制滚动体原位停车并有微调复位开关;
(6)平移门和腔体的焊接均应按照《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规程》标准进行,焊缝检测应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进行。

4.4 水气系统
(1)机器附有腔室内循环水重复利用的回收装置;
(2)蒸汽管道、循环水管道、冷却水管道的进口处应安装孔径为60目的过滤器。用于仪表的压缩空气的管道进口处应安装孔径为0.4 μm的过滤器;
(3)换热循环系统应安装疏水阀,换热蒸汽的排出口应安装冷凝器;
(4)指标:饱和蒸汽压力0.3~0.6 MPa,冷却水压力0.15~0.5 MPa,压缩空气压力:0.4~0.8 MPa;
(5)循环水采用的纯化水应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

4.5 管路系统
(1)换热循环管道的设计制造应符合药品灭菌工艺要求和GB150《钢制压力容器》标准规定;
(2)管道焊接采用氩弧焊,焊接符合压力容器焊接规定,焊后外表面应抛光。管路拐弯处应采用标准弯头焊成,管路连接应采用不锈钢法兰连接;
(3)管路应*,确保停机时能排尽余水;
(4)热循环管道外应有绝热保温层,保温层表面应平整、光滑,没有颗粒物脱落。

4.5 辅机
(1)不锈钢循环热泵的流量能保证足够的喷淋水,噪声≤75 dB(A),运行中不泄漏;
(2)热交换器符合换热速度要求,使用寿命长,运行中不泄漏;
(3)真空泵能满足主机要求,运行中不泄漏;
(4)灭菌车强度好,小车滚轮灵活,推动轻便。层与层之间对加热介质传递快速均匀。系列产品的灭菌车要标准化,通用化。

4.6 控制装置
(1)控制装置应单独设置,控制系统有F0值监控装置和多点温度记录仪。测试传感器的精度应为*,传感器误差≤0.06 ℃。系统温度误差≤0.2 ℃;
(2)控制系统应有显示功能和打印功能;
(3)控制阀和执行阀运行应可靠,使用寿命长。测温探头和安全阀须经法定部门检定合格后使用。

4.7 监视与连锁功能
(1)监视:1)腔室循环水达到预置量,供水泵应停止工作;2)控制装置应按设定的灭菌工艺流程进行过程自动控制;3)温度监控应保证测温点的保温温度波动在0~1 ℃范围内;4)回转式灭菌器应控制滚动体原位停车。
(2)连锁:1)门运行过程受阻,停止前行并返回原位;2)灭菌过程中出现电路故障,双扉门仍应保持密封压力;3)前后门开、关应互锁;4)门上应安装安全互锁装置,出现下列情况不能解除门密封:a腔室内压力超过±0.027 Mpa,b腔室内温度高于60 ℃,c腔室内水位高于集水槽;5)灭菌器应设置安全开关,操作人员或检修人员进入腔室内工作时,安全开关应锁定换热介质不能工作;6)开门自锁,灭菌器腔室门开启时,应锁定换热介质不能工作。

4.8 显示与打印功能
(1)显示器应实时显示灭菌过程的温度、压力、F0值及它们的曲线图形;
(2)显示器应能显示温度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的故障和所处位置;
(3)灭菌器上的压力表应实时显示腔室内压力和门封压力;
(4)灭菌过程完毕,打印装置应自动打印灭菌参数和药品批号、日期、操作人等资料,存档备查。

4.9 调节功能
(1)滚动体和灭菌车自动传送装置应能无级调速;
(2)升温、降温梯度应可调;
(3)灭菌参数应可调(在设置密码的情况下专人调整);
(4)循环水量可根据需要设置。

4.10 主要指标
(1)空载热分布试验,要求冷点温度与腔室平均温度之差小于或等于±1 ℃;
(2)满载热分布试验,要求冷点温度与腔室平均温度之差小于或等于±1 ℃;
(3)热穿透试验,要求各测点的F0>8,冷点F0与腔室平均F0值之差小于或等于2 min;
(4)微生物标的试验结果,微生物存活概率小于或等于10-6;
(5)灭菌器外表面温度应不高于环境温度15 ℃;
(6)灭菌器工作时无异常声音,噪声级不超过75 dB(A)。

5 小结
本文从大输液水浴式灭菌器的设备分类及用途、工作原理、特点和结构、性能指标、自动控制以及设备的验证等角度出发,对此类设备如何符合GMP的要点进行了综合性论述,目的是让人们能更好地应用此类设备,并推动其进一步提高与发展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制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