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板换热器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螺旋板换热器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如下:
换热效率下降
结垢:流体中的杂质、污垢等在螺旋板表面逐渐沉积,形成水垢或污垢层,增加了热阻,降低了传热系数。解决方法是对设备进行清洗,轻微结垢可采用化学清洗法,根据垢质成分选择对应清洗剂,如盐酸溶液、EDTA 螯合剂等,通过循环泵使清洗剂在管程、壳程缓慢循环;严重结垢则需结合高压水枪物理清洗。
腐蚀:在腐蚀性介质的作用下,螺旋板表面或焊缝处可能会出现腐蚀现象,影响传热效果。需要更换受损部件并加强防腐措施,如采用耐腐蚀材料、对设备进行防腐涂层处理等。
堵塞:如果流体中含有较多的颗粒、纤维等杂质,可能会在螺旋板通道内堆积,造成堵塞,影响流体的正常流动和热量交换。可拆开换热器封头或可拆卸部件,使用内窥镜或强光手电筒查看管束内外壁、管板表面结垢情况,然后进行清理。
流体流量或流速变化:若系统中的流体流量或流速发生变化,如泵的故障、阀门调节不当等,可能会导致流体在换热器内的流动状态改变,影响换热效果。需检查泵和阀门等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调整流体流量和流速至合适范围。
泄漏问题
密封件老化或损坏:长时间使用后,垫片、密封胶圈等密封件可能会出现老化、变形、破裂等情况,导致密封不严,从而发生泄漏。应检查所有密封件,及时更换破损部分,确保密封效果。
螺旋板焊缝腐蚀或开裂:在腐蚀性介质的作用下,螺旋板的焊缝处可能会出现腐蚀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腐蚀可能会导致焊缝开裂,进而引发泄漏。对于轻微的焊缝腐蚀或开裂,可采用补焊的方法进行修复;对于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更换受损的螺旋板。
设备受外力冲击:在安装、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设备受到外力撞击或振动,可能会导致螺旋板变形、开裂或连接部位松动,从而出现泄漏。需对设备进行检查,修复或更换受损部件,并确保设备安装牢固,避免受到外力冲击。
压力降增大
通道堵塞:螺旋板通道内的杂质堆积、结垢等会使通道截面积减小,流体流动阻力增大,从而导致压力降增大。可采用清洗的方法清除通道内的杂质和污垢,恢复通道的畅通。
流体粘度增加:在某些情况下,流体的温度、成分等变化可能会导致其粘度增加,使得流体在通道内的流动阻力增大,进而引起压力降增大。可通过调整流体的温度、成分或更换粘度较低的流体来解决。
设备振动和噪音异常
流体流动不均匀:当流体在螺旋板通道内流动不均匀时,可能会产生局部的涡流和冲击,导致设备振动和噪音异常。可通过调整流体的流量、流速和进出口位置等,使流体在通道内均匀流动。
部件松动:长时间运行后,螺旋板换热器的连接部件、支撑部件等可能会出现松动,在流体流动的作用下,松动的部件会产生振动和噪音。需对设备进行检查,紧固松动的部件。
共振现象:如果设备的固有频率与流体流动的频率相近或相等,可能会发生共振现象,导致设备振动和噪音异常增大。可通过改变设备的结构、尺寸或流体的流动参数等,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
材质腐蚀
介质腐蚀性强:如果所处理的流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而不锈钢的材质选择不当或防腐措施不到位,可能会导致螺旋板、密封件等部件受到腐蚀,影响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可根据介质的腐蚀性选择合适的耐腐蚀材料,如钛材、哈氏合金等,或对设备进行防腐处理,如涂覆防腐涂层、衬里等。
电化学腐蚀:在某些情况下,不同金属材质的部件在电解质溶液中可能会形成原电池,导致电化学腐蚀的发生,加速部件的腐蚀损坏。应避免不同金属材质的直接接触,或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如阴极保护、缓蚀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