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血病病毒抗原(ALV-AG)检测试剂盒齐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检测试剂盒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化工,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制药,疾病诊断与控制,人口与健康,生物技术等诸多领域.客户遍布国内各大学,研究所,医院,卫生防疫,商品检验检疫,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和食品工业等单位.齐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鸡白血病病毒抗原(ALV-AG)检测试剂盒操作步骤:
1.包被过程(注意设置空白对照,阴性对照):
将所用抗原用包被稀释液稀释到适当浓度(一般所需抗原包被量为每孔20-200μg),每孔抗原加入100μl,置37℃,4h,或4℃,24h;弃去孔中液体.(为避免蒸发,板上应加盖或将板平放在底部有湿纱布的金属湿盒中)
2.封闭酶标反应孔:
5%小牛血清置37℃封闭40min.封闭时将封闭液加满各反应孔,并去除各孔中的气泡,封闭结束后用洗涤液满孔洗涤3遍,每遍3min.
洗涤方法:吸干孔内反应液,将洗涤液注满板孔,放置2min略作摇动,吸干孔内液,倾去液体后在吸水纸上拍干
洗涤次数3次
3.加入待检测样品(建立合适的浓度梯度):
检测时一般采用1:50-1:400的稀释度,应采用较大稀释体积进行,一般保证样品吸取量>20μl.
将稀释好的样品加入酶标反应孔中,每样品少加双孔,每孔100μl,置于37℃,40-60min.用洗涤液满孔洗涤3遍,每遍3min.
4.加入酶标抗体:
酶标抗体:根据酶结合物提供商提供的参考工作稀释度进行.37℃,30-60min之间.短于30min往往结果不稳定.每孔加100μl.洗涤同前.
5.加入底物液(现用现配):
*TMB-过氧化氢尿素溶液,OPD-过氧化氢底物液系统次之.
底物加入量:每孔100μl,置37℃避光放置3-5分钟,加入终止液显色.
6.终止反应:
每孔加入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于20min内测定实验结果.
7.结果判断:
OPD显色后采用492nm波长,TMB反应产物检测需要450nm波长.检测时一定要首先进行空白孔系统调零.用测定标本孔的吸收值与一组阴性标本测定孔平均值的比值(P/N)表示,当P/N大于2时作为抗体的效价.(数值的大小依具体检测要求而定.)
丙烯葡聚糖凝胶S-1000 SF 葡聚糖分离范围5×105~1×108
蓝色葡聚糖2000 分子量200万
DEAE葡聚糖 高纯,分子量50万
葡聚糖 分子量10万-20万
葡聚糖T3 分子量3000
葡聚糖T4 分子量4000
葡聚糖T5 分子量5000
葡聚糖T6 分子量6000
葡聚糖T7 分子量7000
葡聚糖T9 分子量9000
葡聚糖T10 分子量1万
葡聚糖T11 分子量1.1万
葡聚糖T20 分子量2万
葡聚糖T40 分子量4万
葡聚糖T50 分子量5万
葡聚糖T70 分子量7万
葡聚糖T100 分子量10万
葡聚糖T110 分子量11万
右旋糖酐D200000 分子量20万
葡聚糖T500 分子量50万
葡聚糖T2000 分子量200万
聚蔗糖70 分子量7万
聚蔗糖400 分子量40万
细胞分离液 BR
淋巴细胞分离液 BR
羟基磷灰石 BR
透析袋8DM,10MD φ6(扁宽10mm),截留分子量1.4万
透析袋27DM,34MD φ21(扁宽34mm)截留分子量1.4万
透析袋20DM,25MD φ16(扁宽25mm),截留分子量1.4万
透析袋36DM,44MD φ27(扁宽44mm),截留分子量1.4万
透析袋17/8DM,77MD φ49(扁宽77mm),截留分子量1.4万
透析袋3000 φ27(扁宽34mm),截留分子量3000
透析袋3500 φ27(扁宽34mm),截留分子量3500
透析袋4000 φ16(扁宽44mm),截留分子量4000
透析袋6000 φ16(扁宽25mm),截留分子量6000
透析袋7000 φ16(扁宽34mm),截留分子量7000
再生纤维素透析袋(含溶液) 截留1000
再生纤维素透析袋(无溶液) 截留3500
纤维素透析袋(含溶液) 截留100
杂交袋 15×25㎝
透析袋夹 44mm(有效)
硝酸纤维素薄膜 15×20cm
乙酸纤维素薄膜 2×8cm
PVDF膜 0.45um
尼龙膜N+ 0.45um
封口膜 4″×125 ft
封板膜 专门封板用
微孔滤膜(混纤) Φ13*0.22μ
F型微孔滤膜 Φ13*0.45u
透析用玻璃纸 1㎡/张
表皮葡萄球菌ATCC12228 QT-00006 美国ATCC
败毒梭菌ClostridiumsepticumATCC12464 QT-00007 美国ATCC
阴沟肠杆菌ATCC13047 QT-00008 美国ATCC
产气荚膜梭菌ATCC13124 QT-00009 美国ATCC
荧光假单胞菌ATCC13525 QT-00010 美国ATCC
婴儿双歧杆菌ATCC15697 QT-00011 美国ATCC
短双歧杆菌ATCC15700 QT-00012 美国ATCC
青春双歧杆菌ATCC15703 QT-00013 美国ATCC
黑曲霉ATCC16404 QT-00014 美国ATCC
恶臭假单胞菌ATCC17485 QT-00015 美国ATCC
单增李斯特氏菌ATCC19111 QT-00016 美国ATCC
溶组织梭菌ClostridiumhistolyticumATCC19401 QT-00018 美国ATCC
生孢梭菌ATCC19404 QT-00020 美国ATCC
破伤风杆菌/梭菌ClostridiumtetaniATCC19406 QT-00022 美国ATCC
化脓性链球菌ATCC19615 QT-00024 美国ATCC
黄杆菌属ATCC21047 QT-00025 美国ATCC
近平滑念珠菌ATCC22019 QT-00026 美国ATCC
变异链球菌ATCC25175 QT-00027 美国ATCC
脆弱拟杆菌ATCC25285 QT-00028 美国ATCC
洋葱假单胞菌ATCC25416 QT-00029 美国ATCC
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 QT-00030 美国ATCC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QT-00032 美国ATCC
宋内氏志贺氏菌(Sh.sonnei)ATCC25931 QT-00034 美国ATCC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7217 QT-00035 美国ATCC
创伤弧菌ATCC27562 QT-00037 美国ATCC
铜绿假单胞杆菌(绿脓杆菌)ATCC27853 QT-00038 美国ATCC
粪肠球菌ATCC29212 QT-00040 美国ATCC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 QT-00041 美国ATCC
两歧双歧杆菌ATCC29521 QT-00047 美国ATCC
多形拟杆菌ATCC29741 QT-00049 美国ATCC
粪肠球菌ATCC33186 QT-00051 美国ATCC
空肠弯曲菌ATCC33291 QT-00053 美国ATCC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33591 QT-00055 美国ATCC
大肠埃希氏菌ATCC35218 QT-00057 美国ATCC
屎肠球菌ATCC35667 QT-00059 美国ATCC
变异链球菌ATCC35668 QT-00061 美国ATCC
迟缓真杆菌/迟缓埃格特菌ATCC43055 QT-00063 美国ATCC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43300 QT-00065 美国ATCC
弗氏柠檬酸杆菌ATCC43864 QT-00067 美国ATCC
淋病柰瑟氏菌ATCC49226 QT-00069 美国ATCC
流感嗜血杆菌ATCC49247 QT-00071 美国ATCC
肺炎链球菌ATCC49619 QT-00072 美国ATCC
流感嗜血杆菌ATCC49766 QT-00074 美国ATCC
粪肠球菌(高耐)ATCC51299 QT-00076 美国ATCC
阪崎肠杆菌ATCC51329 QT-00078 美国ATCC
克柔念珠菌ATCC6258 QT-00080 美国ATCC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 QT-00082 美国ATCC
枯草芽孢杆菌ATCC6633 QT-00084 美国ATCC
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 QT-00086 美国ATCC
热带念珠菌ATCC750 QT-00088 美国ATCC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ATCC7953 QT-00090 美国A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