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磺胺氯吡嗪钠 |
中文同义词: | 磺胺氯吡嗪钠 |
英文名称: | N/A |
英文同义词: | Sulfachoropyrazine sodium;Sulphachloropyrazine sodium;Sulfachloropyrazine Sodium SPZ;Sulfachloropyrazinum Natricum |
CAS号: | |
分子式: | C4H3ClN2NaO3S |
分子量: | 217.58599 |
![]() |
磺胺氯吡嗪钠 性质 |
磺胺氯吡嗪钠 用途与合成方法 |
概述 | 磺胺氯吡嗪钠(Sulfach Loropyrazine Sodium)又名三字球虫粉,是一种禽畜消炎抗菌药,在动物体内具有吸收快,生物利用度和组织药物浓度高、体内分布广、抗菌作用强、维持时间长,且不影响宿主对球虫的免疫力等特点,主要用于治疗鸡、兔、羊球虫病(盲肠球虫)、鸡霍乱及伤寒病, 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等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尤其适用于球虫病爆发时继发的禽霍乱、禽伤寒的防治。 |
理化性质 | 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味。难溶于水,其钠盐易溶于水。 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极微溶,在水、甲醇或乙醇中几乎不溶,在甲酸或氢氧化钠试液中易溶。 |
制备方法 | 本品为磺胺氯吡嗪钠与乳糖配制而成。 |
药理作用 | 内服后在消化道迅速吸收,3~4 h血药浓度达峰值,并迅速经肾脏排泄。多在球虫暴发时短期应用。其抗球虫活性峰期是球虫第二代裂殖体,即是感染后第4天。对*代裂殖体也有一定作用。对家禽球虫的作用特点与磺胺喹啉相似,且对巴氏杆菌、沙门菌具更强抗菌作用,不影响机体对球虫产生免疫力,对有性周期阶段球虫无效。 |
药物相互作用 | 1.与抗菌增效剂如DVD、TMP联用增强抗菌、抗球虫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2.与乙氧酰胺苯甲酯联用可增强抗球虫疗效。 3.与氨丙啉联用可扩大抗虫谱及增强抗球虫效应,可用于盲肠和小肠同时感染。 4.禁止与酸性药物同时作饮水使用,以免发生沉淀。 5.与盐霉素联用可引起中毒。 6.与尼卡巴嗪有配伍禁忌,不宜联用。 |
应用 | 主要用于治疗鸡、兔、羊球虫病(盲肠球虫)、鸡霍乱及伤寒病。于球虫病暴发时治疗用。 有关磺胺氯吡嗪钠的概述、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应用等是由Chemicalbook的丁红编辑整理。(2015-12-28) |
注意事项 | 1.*使用磺胺药的禽、兔,易对本品产生耐药性。 2.能降低鸡产蛋率,故产蛋鸡及16周龄以上鸡群禁用。 3.不得作饲料添加剂*使用。 4.可溶性粉休药期:火鸡4d,肉鸡1d,产蛋期禁用。 5.磺胺氯吡嗪的毒性虽较磺胺喹啉低,但*应用仍会出现磺胺药中毒症状,因此,肉鸡只能按*浓度连用3d,zui多不超过5d。 |
用途 | 妨碍二氢叶酸的合成,抑制细菌和球虫的生长繁殖。内服后在消化道迅速吸收,3~4小时血药浓度达zui峰值并迅速从尿排泄。磺胺类药。用于治疗鸡、火鸡、兔和羊的球虫病以及禽霍乱和鸡伤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