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 联系人:
- 程成
- 电话:
- 021-60348496
- 手机:
- 18121453965
- 传真:
- 021-51632657
- 地址:
- 上海市松江加工园区
- 网址:
- www.qiyibio.com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微信扫码进入微名片
-
08
2015年
08月 -
齐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www.qiyibio。。com编辑报道:近日,日本名古屋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研制出了一款仅5厘米见方大小的PM2.5的检测器,其价格仅为目前日本各地方政府设置的PM2.5检测器的百分之一。据报道,该研究小组研制的这款检测器可以检测出直径约0.3微米的粒子,检测精度比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检测器还要高。目前,日本各地方政府购置的检测器的价格都在数百万至千万日元之间,而名古屋大学开发研制的这一款微型检测器,其价格只有数千日元(约数百元人民币)。据悉,该研究小组正计划与日本一家电器【查看全文】
-
07
2015年
08月 -
低氧诱导因子的功能研究是10年前生命科学的重要突破,两位从事这一细胞感受氧气浓度效应分子研究的科学家WilliamG.KaelinJr.和GreggL.Semenza,2010年他们曾经获得加拿大小诺贝尔奖盖尔德纳奖,2012年获得ASCI/StanleyJ.Korsmeyer奖,他们主要贡献是在研究细胞内氧感受器方面。两位学者也是生命科学领域zui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热门候选搭档。今天关于低氧诱导因子的结构被解析的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低氧诱导因子(HIFs)一般特指HIF1α,主要是因为H【查看全文】
-
06
2015年
08月 -
对110个小细胞肺癌病例所做的全基因组测序,显示了几乎所有病例中肿瘤抑制因子基因TP53和RB1的一个典型的双等位基因失活现象。在TP53和RB1没有发生改变的仅有的两个样本中,“染色体碎裂”(chromothripsis)将“cyclinD1”激活,导致同样的分子效应。另外,25%的肿瘤在NOTCH家族的基因中携带能造成失活的突变,同时作者也发现,一个临床前小鼠模型中Notch信号作用的激活可以降低肿瘤数量和延长突变小鼠的生存时间。这项研究突显了作为致命性的人类癌症之一的这种肺癌的可能的药物作【查看全文】
-
05
2015年
08月 -
短短数年光景,3D打印产品已逐渐从“使用”步入“服用”阶段。近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3D打印药物——SPRITAM。美国当地时间8月3日,Aprecia宣布,美国食药监局(FDA)批准了公司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处方药SPRITAM(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速溶片上市,用于和其他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成人或儿童患者的部分性发作、肌阵挛发作,以及原发性全身癫痫发作。Aprecia表示,该产品将于明年一季度开始销售。对此,一位从事3D生物打印行业的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查看全文】
-
04
2015年
08月 -
zui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单分子科学团队的董振超研究小组在高空间分辨的化学识别领域再获重要进展,在上展示了紧邻的不同分子的实空间拉曼光谱识别。该成果发表在7月27日的《自然·纳米技术》上,论文*作者为研究小组的博士生江嵩。纳米尺度上不同物质的化学识别一直是纳米技术的一个重要目标。拉曼散射光中包含了丰富的分子振动结构的信息,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指纹”特征的拉曼光谱,因此拉曼光谱技术已经成为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领域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重要手段。但常规拉曼技术受限于光学衍射【查看全文】
-
03
2015年
08月 -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据MedicalXpress2015年7月29日转载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StanfordUniversityMedicalCenter)的消息,该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女性免疫系统基因运作不同于男性。下面图1是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ationalHumanGenomeResearchInstitute)提供的显示真核DNA片段中的编码分区,可见基因可以分为外显子(Exon)区域和内含子(Intron)区域。研究人体庞大系统的新技术,其目的就在于揭示基因与免疫系统更频繁地切【查看全文】
-
31
2015年
07月 -
感染性疾病是目前范围内第二大威胁人类健康的致死疾病,由于抗生素滥用等原因,临床耐药菌的不断产生使得这一现状更为严峻,尤其是由多重耐药结核杆菌等胞内寄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临床治疗更加困难。目前新型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慢于临床中耐药菌的产生速度,每当推出一种能够临床安全应用的抗生素,很快就能检测到对其耐药的病原菌,如此往复下去很可能造成zui终对感染性疾病“无药可用”的境地。合成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均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出发对此做出努力,其中“老药新用”不失为一个简洁的策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查看全文】
-
30
2015年
07月 -
据小鼠体内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要治疗的疾病(严重的炎症)会加剧该药已知的副作用——*性的听力丧失。研究人员说,接受这类药物治疗的病人(其中包括每年在美国医院中几乎近50万的婴儿)可能面临的耳聋风险比先前所认为的要更为严重。这些发现或能帮助更好地调整抗菌素治疗方案以保护患者的听力。氨基糖苷类是强力的抗生素,它们常用来治疗范围广泛的细菌感染,其中包括那些引起全身性炎症或败血症的细菌感染。尽管它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但该药已知对内耳具有高度的毒性,特别是对那些病情危重的婴儿。氨基糖苷分子【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