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药用级大豆油口服制药辅料溶剂分散剂
本品系由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soya Bentham)的种子提炼制成的脂肪油。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无臭或几乎无臭。
本品可与乙M或三L甲W混溶,在乙醇中极微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
相对密度 本品的相对密度(通则0601)应为0.916~0.922。
折光率 本品的折光率(通则0621)[1]应为1.472~1.476。
酸值 本品的酸值应不大于0.2(通则0713)。
皂化值 本品的皂化值应为188~200(通则0713)。
碘值 本品的碘值应为126~140(通则0713)。
类别:药用辅料,溶剂和分散剂等。
贮藏:遮光,密封,在凉暗处保存
药用级大豆油口服制药辅料溶剂分散剂
大豆油,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soya Bentham)的种子提炼制成的脂肪油。其实际上是由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混合而成,这些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亚麻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其余酸微量。
大豆油作为药用辅料,主要用作口服给药的油脂性载体,广泛用于口服液体制剂及软胶囊剂,或用作外用制剂的溶剂,能溶解油溶性药物如激素、挥发油、游离生物碱和许多芳香族药物。
通常根据产品的用途、加工工艺和质量要求的不同,将大豆油分为原油和成品油,成品油又分为压榨成品油和浸出成品油。原油即指未经精炼等工艺处理的油脂(又称毛油),不能直接用于人类食用,只能作为成品油的原料。成品油则是指经过精炼加工达到了食用标准的油脂产品。压榨成品油是指用机械挤压方法提取的原油加工的成品油;浸出成品油是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溶剂,采用浸出方法提取的原油加工的成品油。根据国标GB1535-2003规定,压榨、浸出成品大豆油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质量等级,其质量标准与药典规定的作为药用辅料的大豆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