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注射级蛋黄卵磷脂简介
卵磷脂在禽卵卵黄中的含量为丰富,尤其在鸡、鸭卵黄中的含量最高,可占蛋黄总重量的4%左右,达干物质总量的8%-10%。卵磷脂为白色至枯黄色粉末或团状,在低温下可结晶,有轻微的异气味,味淡。等电点是6.7,可溶于乙醇、甲醇、氯仿等有机溶剂中,也能溶于水成为胶体状态,但不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不同的卵磷脂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故可用有机溶剂来提取分离卵磷脂。卵磷脂具有较强的吸水性,由于分子中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在储存过程中易受到光照、氧气和温度的影响而变质,产生能溶血的有毒物质。因此初制为白色,放置一段时间后变为黄色,久置变成棕褐色。因此需在低温干下保存,不能放置在阳光直射、潮湿、高温处,以免分解变质。由于卵磷脂分子同时具有亲水性磷酸酯基、胆碱或胆胺等和疏水性脂肪酸基,因此卵磷脂是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能形成水包油(0/T)型乳剂。具有乳化特性、保湿作用、促进药物透皮吸收作用(如布那、茶碱、硝酸异山梨醇等)。卵磷脂的化学性质主要有乳化作用、凝聚作用、皂化反应、水解反应、化作用、硫化作用及氧化作用、络合作用、两电性等。卵磷脂还可以与酸、碱、酶作用发生水解,得到各自不同的水解产物。如卵磷脂水解得到脂肪酸酯甘油和胆碱,磷脂甘油在生物体内通过磷酸脂酶水解,释放出胆碱,产生磷脂酸。
注射级蛋黄卵磷脂简介
蛋黄磷脂和大豆磷脂配位的脂肪酸不同:在蛋黄磷脂中R1几乎是饱和脂肪酸,R2通常是不饱和脂肪酸,而大豆卵磷脂R1和R2是饱和酸和不饱和酸混合配位。蛋黄磷脂的脂肪酸组分大多为棕榈酸、油酸,其次为硬脂酸、亚油酸,并且还含有微量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等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奇数碳脂肪酸(如十七烷酸)等;大豆磷脂中亚油酸约占50%,几乎不含C20以上的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