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原料药机械|制剂机械|药品包装机械|制冷机械|饮片机械|仪器仪表|制药用水/气设备|通用机械

技术中心

制药网>技术中心>技术文章列表>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浅谈中药材川贝母的市场走势

   2007年01月16日 08:55  
    川贝母别名京川贝。主产四川的松潘、红原、黑水、金川;云南的德钦、贡山、中甸、维西、洱源;其次甘肃、青海、西藏东部也有分布。今年从主产区运回市场的货源不足,进入冬季以后价格步步升高,松贝价格从9月底的900-1000元/千克升为11月底的1200-1300元/千克,进入11月底松贝转入销售快车道,成交趋旺,松贝小统由1300元/千克升为2006年底的1500元/千克,该品种价格升幅之大,是历年的,与常年专营贝类经营户闲谈,得出以下认识粗浅之言,仅供参考。  

    一、种植发展缓慢,产量不足 

    在中药材交易中心二楼上与常年奔走于四川的贝类专营户王老板闲聊得知,川贝母80%来自野生于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多数在3000-5000米的山坡灌木丛下及草丛中。经过多年的采挖货源越采越少。特别是在四川西部,西藏东部采挖权被少数民族垄断,汉人拒绝入山采挖。即使收购人员入山也要由当地人带领才能顺利。川贝母是传统的药用大宗品种,货源锐减,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但由于技术上难度也没有突破,暗紫贝母种子繁殖,栽培4年才能收获,在西藏卷叶贝母种子繁殖,栽培5-6年才能采挖鉴于生产周期长,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投入高等因素,野生贝母变家种,目前在西部还没有形成规模,产量有限。  

    二、随购随销,库存相当薄弱  

    据王老板介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路进货价格起跑线不一致,有的在云南进货,有的在四川吸货,还有的到青海纳货,所以进货价格有悬殊,市场价格不稳定,升升降降一般为了避免经营风险多采用勤进快出,至于库存非常有限。  

    三、价格创新高,刺激采挖量  

    川贝母用于虚劳咳嗽,清热散结久负盛名。今冬奔向绿色通道,市场旺销,价格几乎翻番,突破1500元大关,是历年从未所有的。高价的运行,特别是小户经营者,纷纷向产区求货,价格上扬信息不翼而飞至产区,产区又无大货可供,必定刺激产区来年积极采挖。  

    四、同族贝类货丰,影响价格上扬 

    从浙江东阳反馈回的信息显示,浙贝母小统货64-66元/千克,东北靖宇来亳推销的平贝小统货在50-60元/千克,虽逢销售旺季,但市场货丰价稳,唯有川贝母*。川贝母价格上扬之快,使供货商(向药厂公司、饮片厂提供货源者)一时价格接*,有的改换同族品种了,因为商人的利益,*才是硬道理。有的供货商少进 ,还有一部分供货商不*一点货源也不进。  

    五、川贝母后势如何 

    在众多的川贝经营者中,斗胆敢压货者少之又少,价格高升是历年没有的。为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赢,多数经销商积极销售。还有一个致命抑制价格上扬的因素,就是明年颗粒归仓,其次贝类品种繁多,浙贝中“狮子抱绣球”、“怀中揽月”佳品混在其中,还有一些其它品种如小山慈姑等品的混入,求购时认真鉴别。无论是动物药材,还是野生根茎药材,价格上浮,总是呈波浪势,直线上升的品种寥如晨星(大量资金介入,人为因素除外)。以上粗浅之言,仅作抛砖引玉。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制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