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对产品质量越来越重视。对于产品质量的好坏,市场是的裁判。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要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竞争在所难免;所以要想赢得市场,关键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并保证质量优良、价格合理、交货及时。质量的高低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公司若想长久地拥有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他就不得不坚持不懈地去改进、提高产品质量,以更好地去满足用户。用“质量兴国”的指导思想,树立质量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真正唤起全行业的质量意识,加快质量工作步伐,尽快解决质量问题,提高我们行业产品质量在上的竞争能力。并形成合力,上下一致,齐抓产品质量。企业抓质量不能走过场,不要搞表面文章,更不要搞形式,各项质量制度要落到实处,消除产品质量上的各种隐患,养成以提供合格产品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的良好风气;营造以质量取胜市场,以质量打响市场的良好氛围;使我们泵阀产品真正成为民族的品牌产品,市场信赖、用户放心使用产品。
问题三:
认证流于形式规章制度不严
据笔者了解,在江苏常州地区有一家阀门厂直到2005年,还未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这家工厂在用户产品招投标时,遇到了“拦路虎”,好多项目采购定标订货,大多数要有质保认证资质,否则难以中标。为此,他们在今年初委托中介花两万元买来一个质量认证证书,其含金量可想而知了。
目前国内质量认证较为混乱,取证机构本身是外行,对行业又不熟悉,对厂家存在问题不能有效地纠正,验收时千篇一律,对其产品质量并不能有效促进。有的认证机构是赢利性的,到了基层除了收费,还要厂家招待、接送,对验收单位存在的质量问题,不能督促其从根本上解决。
其实,为了取得踏进市场门槛的认证资质证书,好多厂家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取得认证了,并以此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江苏神通阀门有限公司对质量认证,从上到下一直相当重视,他们实施了以认证为基础,以质量来促企业发展的质量方针。zui近,浙江永嘉技监部门对获得认证的企业进行检查,对几家因质量体系运行不合格的厂家,撤销并收回了认证证书。此举既规范了认证行为,又保证了认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问题四:
政府监管不严市场混乱
据2005年国家质检部门对阀门抽检结果显示,阀门产品合格率为90%,这说明还有10%的产品不合格。据了解,阀门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是:管螺纹精度不合格;结构长度不合格;密封性实验不合格,表现为阀门在关闭的情况下仍然漏水,失去了密封作用,流量不合格。
不仅如此,在某泵阀厂家集中的地方,产品质量按购买价格而定,你出高价,就给你质优产品;反之,你要价格便宜,质量就不能保证。可有的厂家和经销商为了达到赢利目的,干脆直接去采购,然后转手贴牌出厂;还有好多厂家,把自己的产品吹得神乎其神。
其实,不少阀门生产企业目前的产品质量很难控制,只要通过自行制订的检测标准,贴上产品合格证就能出厂,没有第三者加以监督,其产品质量如何,只有厂家心中有数。好多厂家认为,我做的是低压阀门,承受压力低,也不会爆炸;再说通用类阀门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偏低,几乎无利可图,质量差一点也无所谓。于是他们吃准了这一点,在制造过程中,不按标准生产,任意更改产品工艺标准,甚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