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前准备
1、清洗与消毒
拆解清洗:将反应器各部件(罐体、管路、电极等)拆解后,分别用洗洁精和1%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清洗,纯化水冲洗10次以上。
消毒处理:清洗后的部件用消毒液(按比例稀释)浸泡30分钟,晾干后避免直接接触表面。
传感器维护:pH电极浸泡于饱和KCl溶液,溶氧(DO)电极更换电解液并排除气泡,极化6小时以上。
2、罐体装配
密封安装:将罐盖与罐体底座对齐,用内六角工具对角均匀拧紧螺丝,确保密封性。
管路连接:通过硅胶管或快接头连接补料瓶、排气瓶、取样瓶等,电极插入对应接口后手动拧紧。
二、上罐操作
1、细胞接种
将预培养的细胞悬液混合均匀后计数,转移至接种瓶并与反应器进液管无菌连接。
使用压缩空气将细胞悬液压入反应器,避免细胞沉降结团。
2、参数初始化
环境设置:温度设为37℃(哺乳动物细胞),溶氧40%,pH 7.0左右,通过控制面板启动自动调节。
补料与通气:蠕动泵控制补液速率,进气系统调节氧气压力至0.1MPa,确保溶氧稳定。
三、培养过程控制
1、动态监测
传感器联动:实时监测温度、pH、DO等参数,控制器自动调节搅拌速度(100–300 rpm)和补料速率。
在线取样:每24小时取样检测细胞密度和代谢状态,取样后管路末端浸入75%酒精防止污染。
2、污染防控
操作全程保持无菌环境,使用火焰消毒连接口,避免外界杂质进入。
四、下罐操作与维护
1、终止培养
关闭自动控制模块,通过压缩空气将培养液排入废液桶,断开电极连接。
2、清洗与存储
拆卸罐体组件,用纯化水冲洗后以0.1M NaOH溶液浸泡过夜,彻底去除生物残留。
干燥后存放于通风处,电极单独存放于专用包装盒。
五、关键注意事项
1、密封性检查:装配后需进行压力测试,避免培养过程中泄漏。
2、参数校准:每次使用前需校正pH和DO电极,确保数据准确性。
3、规模放大:遵循恒定的通气体积与液体体积比(VVM),保障溶氧传递效率一致。
通过以上步骤,不锈钢细胞生物反应器可实现从实验室到中试规模的稳定细胞培养,适用于抗体生产、疫苗开发等高精度生物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