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PH值检查结果(n=3)
Tab1 The results of PH(n=3)
结果表明,随样品保存时间延长,PH值均呈下降趋势。室内放置保存样品PH值下降比较大,冷藏样品PH值下降较小。
2.2细菌培养 煎煮当日及每周各送检1次,结果见表2:
表2 蜡样芽孢杆菌培养结果(单位:个·ml-1)
Tab 2 The results of bacillus cereus culture(cfu·ml-1)
细菌学培养结果表明,两样品均没有检出致病菌。但是两样品第1天均检出少量蜡样芽孢杆菌,处方1第7室内放置保存蜡样芽孢杆菌数﹤10万,冰箱冷置为200;处方2第7天均未检出蜡样芽孢杆菌。第14天后两处方均未检出该菌。另外,将4月份制成的防非典药品共3个品种在室内放置116天后送检,均未检出致病菌及蜡样芽孢杆菌。
3.讨论
本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在武汉地区夏季炎热,汤剂软包装室内自然存放20天,药液质量差异不大,口感差异不明显。冷置保存则更加安全,可靠。蜡样芽孢杆菌在自然界普存在,分布广泛。该菌耐热性强,85℃,30分钟对该菌没有杀伤力,100℃,25分钟不能*杀死。因此,该菌常出现于许多热处理过的物体中。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条件制病菌,当污染菌超过106cfu.ml-1时易引起感染中毒症状,出现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该菌为需氧菌,zui宜繁殖温度为32~37○C。两处方*天均未检出致病菌。放置初期,软包装中的残余氧,加之室内温度30○C以上,为该菌提供了适宜的繁殖条件。汤剂装量与袋中的剩余氧有关。装量少,袋中空气占有体积大,剩余氧量就多,反之,装量多,剩余氧量就少。因此,第七天处方1室内放置检出该菌量为<106万cfu.ml-1,冷置为200个可能与装量少,袋内有大量氧气存在有关.处方2装量饱和,没有检出该菌,可能与袋中缺氧有关.第14天后,均未检出该菌,表明袋中已没有残余的氧.因此,中药汤剂煎煮时间不得少于60min,灌装应尽量饱和,有条件者,应在冰箱中冷置,可预防蜡样芽孢杆菌的过度繁殖,确保药液质量。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