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栗震亚指出,甘肃省是中药材资源大省,在发展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将保持和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特色优势,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科学研究,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努力提升和壮大中药和民族药产业,保证中药、民族药产品和制剂的质量,推动中医药和民族药更多地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更好地惠及广大百姓。
栗震亚说,他们将抓住本省在中药材资源方面的优势,加大政策性引导,以实施GAP为方向,规范基地建设,提升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水平。加快中药饮片生产企业GMP认证步伐。同时积极推进兰州大学GLP实验室等药物非临床试验研究机构的认证进程,引导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增加中药、藏药专业,引导药品科研积极向新药开发转化,逐步提升新药研发能力。此外,还要做好委托生产管理,促进品种与生产线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栗震亚介绍,甘肃省甘南州针对藏药制剂监管的难点、特点,提出了“宣传引导、纳入管理、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尊重藏族文化和传统医药,通过耐心的宣传、悉心的指导,推动了全州藏医院和寺院的藏药制剂室加快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具有代表性的西仓寺等寺院制剂室已步入了规范管理的轨道。
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孙学明指出,云南民族医药底蕴深厚,科研和产业体系完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对贯彻中医药现代化和促进中西医药结合的政策方针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为地处祖国边疆、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以民族药为突破口、促进云药产业跨越式发展坚定了信心。
孙学明说,近年来,该局始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支持和鼓励云药企业进行观念、思路、体制、方法和管理创新,坚持科技兴药,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药物创新化、种植规范化、企业集团化、标准化,推动云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云南已有3家企业的三七种植基地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GAP认证。
孙学明表示,随着鱼腥草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国家有关部门对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更加关注。而提高中药质量标准,涉及中药材的标准、中药饮片的炮制规范、中成药药品标准等“可控性”因素。为此,该局针对多数中成药、民族药及习用药材无法定标准的实际,制定了《云南省中药材标准》和《云南中药饮片标准》,前者收录的50个品种均系国家标准未收载的云南地方习用中药材;后者所录的88个品种,*解决了与国家标准“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今年该局又开始研究101个彝药材、54个傣药材标准的制定工作,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便可颁布实施,90个中药饮片品种炮制规范也将于明年初完成。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