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大卫生”的医疗监管结构非常迫切
“大卫生”成为此次机构改革的先行领域,背后是被寄希望新医改由此破题。
政出多门、权责不清、缺乏问责是中国上轮医改进展不如意、新医改方案迟迟不出台的症结之一。
如制定医改方案的组织?国家医改协调小组,不断扩充着自己庞大的身躯(从14个增加16个部门组成),也证实了部门职能交叉、利益保护纠缠在新医改制定中。
因此,当大部制成为破解政府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的主题词时,也成为很多人看好的新医改突破口。
钟南山曾接受本报采访时直言:“建立"大卫生"的医疗监管结构,要比建立其他的大部委更为迫切。”
他分析,“按现在的情况,是医改先行一步。但是,在医改推行之后,我们才能回过头来意识到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机构的调整。只有管理的部门和结构清楚了,医改才能有效的推展开来。”
采访中,医疗卫生界更多人士表示对医保和医疗服务合二为一的期待。“机构调整,能否推进医改进程,现在还不好判断。”张大宁称。
“简单的机构合并并不能解决目前医改面临的问题,大卫生如果要推进医改进程,关键在于职能转变,真正成为统一监管部门。”一位医改专家表示。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