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资本对中国医药企业热情持续高涨
自去年医药企业海外上市热潮之后,境外资本对中国医药企业的热情持续高涨。
日前,成都高新区高投集团与美国维梧(Vivo)创业投资管理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1.5亿元人民币设立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基金,由Vivo进行基金管理,扶持成都生物医药企业融资上市。
在政府力量和海外资本的共同推动下,中国药企走出已不再遥远。但有专家提醒,中国药企不要被短期的财务投资者所迷惑,要坚持战略先行。
政府推手
高投集团方面透露:此次合资,高新区出资4500万元人民币,美国维梧以美元出资,折合人民币1.05亿元。基金公司的建立将由政府推荐项目,由Vivo全权管理基金。作为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高投集团充当着政府推手的角色,负责对该区西、南部园区实施整体开发,通过资本运作和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项目融资和管理。
据了解,该基金是我国中西部由地方政府与国外投资基金合资设立的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基金,可帮助企业通过美国FDA认证,全面进入主流市场;同时推动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融资上市。目前已有三叶草等5家企业被列入考察名单。
一直以来,中国药企如何走出备受关注,真正将制剂产品输出主流市场的。“引进风投就是要缩短时间,降低风险。”高投集团表示。除了资金注入,国外创投搭建的渠道和平台亦受青睐。据悉,Vivo主要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的风险投资,在欧美市场已运营多年,先后投资了70余家北美生物技术产品公司。
政府的直接推动意义无疑是重大的,这在以往的合作案例中少见。“充分显示出政府部门尤其是西部地区资金条件较差的政府部门在构建资本市场方面所做的努力。”某从事投资咨询的业内人士表示。
而这一“政府推手”的导向正与当下的政策环境相吻合。于2007年发布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多渠道增加对生物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并特别提到“支持生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资领域,增加对生物企业的投资”。
在今后的境外资本合作中,政府身影也许会越来越多地出现。“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合作必须落实到企业、产品和市场上。”有专家指出。
看中什么
百奥威达创业投资公司创始人杨志曾表示:“2010年,中国医药市场将成为*五大市场,不容忽略。”巨大的增长潜力吸引了各路境外资本,创投近年来在华投入大量生物医药项目,展开了新一轮“圈地运动”。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06年创投市场18亿美元总额中,生物医药获得了7.1%资本的青睐,远高于除了IT之外其他高科技领域的投资比例。
大量创投蜂拥而至,资本大佬们究竟要押宝何处?美国Vivo创业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孔繁建表示:“发掘培育对象时我们不看重销售等数字,惟一关注的是企业研发的技术或产品是否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好的产品或技术,成为创投zui为看重的筹码。某投资公司负责人公开透露,其选择项目主要看项目有无好产品、产品的市场空间是否足够大,以及产品的有效性是否足够好。
在寻求品种方面,资本大佬们必有一场恶战。而面对众多伸出“橄榄枝”的各路境外资本,专家提醒说:“国内企业看要清资本市场的本质,不要妄图圈钱,也不要被短期的财务投资者所迷惑。”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