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原料药机械|制剂机械|药品包装机械|制冷机械|饮片机械|仪器仪表|制药用水/气设备|通用机械

技术中心

制药网>技术中心>技术文章列表>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数显量具市场潜力大 中国需抓住机遇

来源:江苏新真威试验机械有限公司   2008年05月13日 16:58  
                 数显量具市场潜力大 中国需抓住机遇
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为主导方向的制造业已经进入了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作为制造大国,中国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关键是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信息、材料的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 
    目前,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为主导方向的制造业已经进入了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作为制造大国,中国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关键是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吸收无转子硫化仪机械、信息、材料的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 
    在此,选取了5项*制造领域涉及面广、应用研究十分活跃的关键技术——柔性制造、虚拟制造、敏捷制造、工业机器人和绿色制造,分析介绍其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实例。 
    柔性制造 
    有关柔性制造的定义一直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不过无论如何,其主要特征是依靠有高度柔性的以计算机数控机床为主的制造设备,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其总趋势是:生产线越来越短,越来越简洁,设备投资越来越少;中间库存越来越少,场地利用率越来越高;生产周期越来越短,交货速度越来越快;各类损耗越来越少,效率越来越高。 
    实现柔性制造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强化企业的竞争力。为了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就必须研究一些低成本并且能够快速反应的制造方法,柔性制造就是这些方法的总称。因此,与其说柔性制造是一种生产方式,不如说柔性制造是一种制造理念。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日本、前苏联、德国等发达国家先后开展了柔性制造技术以及装备的研制工作。1976年,日本法纳科公司展出的柔性制造单元为发展柔性制造提供了设备基础。1980年代,随着柔性制造技术的成熟,柔性制造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主要应用于飞机、汽车制造等。 
    以汽车制造业为例,依靠计算机、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组成的柔性自动加工系统,使从前的单一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转向中小批量、多品种、适应市场要求的精益生产方式,使汽车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国外汽车工业中,主要汽车厂商如通用、福特、宝马、奔驰等公司都采用了柔性制造系统。例如,日本汽车业在197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柔性制造,到1987年已经形成较大规模,拥有橡胶密度计数控机床2万余台,柔性制造生产线21条。柔性制造为日本汽车工业生产率追上并超过美国创造了条件。 
    中国国内汽车制造业也较早在一些工艺流程和产品制造中尝试了柔性制造。如*汽车集团在焊装车间等使用多种机器人,在生产工序上机械手以及其他自动化设备不断增多,一定程度上可实现多品种的混线生产;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柔性化生产线涵盖了各大总成及整车等制造环节,提高了产品换代速度。 
随着各类*加工技术的相继问世,柔性制造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制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