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PMEC China2024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行业动态

甘肃增补17种民族药作为基本药物,引发业界对民族药发展的思考

2019年08月01日 12:04:05来源:制药网点击量:38658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制药网 行业动态】 7月24日,甘肃省印发了《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不断提高药品供应保障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用药需求。《意见》从目录执行、使用、激励、保障、质量提升、监测评价、数据共享等各个方面进行政策调节,坚持基本药物主导地位,突出其临床价值。
 
  甘肃省严格落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施,对新增品种开通了挂网“绿色通道”。同时为满足民族地区群众对常见病、多发病、高原病、地方病的用药需求,延用了2013年《甘肃省基本药物调整目录》中民族药品种,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将已退市或严重不良反应病例较多的药品适时调出。
 
  据悉,甘肃省增补了安神丸、白脉软膏、二十五味肺病丸、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珍珠丸、洁白丸(胶囊、片)、七味红花殊胜丸、如意珍宝丸(片)等17种民族药作为基本药物。
 
  甘肃省出台文件增补17种民族药作为基本药物,这对于民族药的发展也是一个新的发展动力。据了解,前几年,民族药的发展困境曾给民族药企们带来一场焦虑。业内,曾多次呼吁关注和扶持中国民族药的发展。某业内人士便提出,希望有关部门对中药、民族药的研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法规,让民族药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对于民族药的发展制约瓶颈是什么?有专家分析,人才匮乏和创新能力待提升是重要制约瓶颈。长期以来,中国民族药研发人才严重不足,后继乏人状况严重,复合型人才、高层次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一些民族医药知识、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
 
  在民族药创新能力方面,某业内人士呼吁民族药进行二次开发,她认为,与中药、化药相比,民族药创新有一定难度。
 
  “受生活习惯和文化传承等因素影响,民族药企不易长大,很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民族药企应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民族药的产品品质和现代化水平。”该人士表示,我国要有科学的数据证明民族药的疗效,通过二次开发提高药品的质量与标准,从而提升药品品质。
 
  据了解,如今随着一些政策的扶持,一些药企也开始加强民族药的创新,为民族药的发展赋能。如某药企便与20多家单位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模式,助力民族药创新研发与人才输出。
 
  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民族药的发展,资料显示,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增加43个少数民族药品种,增幅高达95%,远超整体目录17.1%的增幅。另外《中医药法》中明确中医药包括少数民族医药。虽然相关部门明确表示,“原则上不增补”,但类似于甘肃省、云南省、广西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区,民族药的增补也仍然在允许范围之内。
 
  如本次,甘肃省发布文件明确提出:坚持科学、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适量选用部分民族药品种,满足民族地区群众对常见病、多发病、高原病、地方病的用药需求,延用2013年《甘肃省基本药物调整目录》中的民族药。
 
  但是在民族药发展的道路上,由于各种原因,民族药的发展仍受到诸多制约,产业化发展安全性、科学性、可行性仍有待系统探究。另外,目前以西医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也掣肘着民族药的发展和普及,业内表示,应在注重民族药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加快民族药如苗药的基础研究,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民族药如苗药,传播和发展民族医药。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