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PMEC China2024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行业动态

该药物研发失败率高达98%,但药企布局热情依然高涨

2023年03月14日 16:01:10来源:制药网点击量:39590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制药网 行业动态】近日,中国同辐公布,公司附属原子高科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放射性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崔孟超课题组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氟[18F]贝他嗪注射液",于2023年3月8日,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开展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和其他认知功能衰退成人患者脑内Aβ斑块的定量与定性评估临床试验。
 
  据了解,原子高科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主要产品为放射性药物、放射源、放射性医疗器械、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及示踪剂等。其氟[18F]贝他嗪注射液若能成功上市,预计将在AD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丰富原子高科放射性药物品类,积极造福广大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认为,此次原子高科氟[18F]贝他嗪注射液获批临床,对于刚经历礼来阿尔茨海默病药物Solanezumab临床终止的患者、研发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据悉,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的疾病修饰药物研发已成为全球的热点。然而,在这一领域,众多药企却屡屡受挫,在耗费巨资后无功而返。
 
  比如强生、罗氏、默沙东企业就都已相继在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这一领域受挫。2022年6月,罗氏与班纳老年痴呆症研究所联合宣布,治疗阿尔茨海默药物crenezumab(克雷内治单抗)对于常染色体显性阿尔茨海默病(AD)的二期临床失败。
 
  2018年,辉瑞在对外宣称停止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的开发,给出理由是研发成本高昂且疗效较差。2017年,默沙东宣布终止阿尔茨海默病药物Verubecestat 的III期临床试验,并声称其几乎不可能得到积极的临床结果。2016年7月,新加坡生物技术公司TauRx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LMTX宣布III期临床试验未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宣告失败……
 
  据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1998-2017年期间,全球已有146个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遭遇失败,仅有四种针对疾病症状的药物获批上市。而近20年来,全球范围内也仅有两款阿尔茨海默症新药上市,分别是2021年6月FDA加速审批上市的Aduhelm,由卫材与渤健共同开发;以及2019年11月被国家药监局附条件获批的绿谷制药九期一,于2022年正式进入医保目录。
 
  从整体来看,业界认为该领域失败率已高达98%。不过,研究失败率虽高,但众多药企对该药物的研发仍有着坚定的信心。例如,刚遭遇挫折的礼来就正在开发另外两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分别是donanemab和remternetug,目前正处于后期临床试验阶段。这些抗体都针对大脑中沉积的斑块,旨在治疗有早期症状的人。
 
  2023年1月7日,美国FDA已加速批准由卫材和渤健联合开发的Lecanemab(仑卡奈单抗),用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此外,目前不少国内药企也在尝试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研发,除绿谷制药外,东阳光药、海正药业、通化金马、恒瑞医药等也已纷纷投身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发。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