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原料米索前列醇(甾体)59122-46-2
米索前列醇 用途与合成方法
药理作用 米索前列醇又称喜克溃、米索普特、米索普鲁斯托尔,1985年美国*上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类似物,外观为淡黄色粘稠状液体,极难溶于水,可与乙醇混合。室温下不稳定。属于新型抗孕激素,为合成的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具有刺激粘液及碳酸氢盐分泌、促进粘膜血流量的作用,因而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保护作用,有利于溃疡愈合。对基础胃酸分泌或组胺、五肽胃泌素及食物刺激引起的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均有抑制作用。此外因其具有前列腺素E1作用,故可使宫颈胶原降解,纤维组织软化,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结肠收缩。目前该药与米非司酮配伍广泛用于终止早孕,也可用于中期引产。
米索前列醇口服吸收良好,F约70%~ 80%,吸收很快去酯化成具有药理活性的米索前列酸。口服单剂量后,Tmax为0.5~10h。PPB为80%~90%。快速清除,T1/2为1.5~1.7h。在体内主要分布在肝、肾、胃和大肠。给药剂量的75%由尿液中排泄,15%由粪便排泄,8h内尿液中排出约56%,不影响肝药酶活性,未发现与其他药物有相互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也可用于急性胃粘膜损伤和出血、应激性溃疡,尤其适合于治疗和预防由于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溃疡。本品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在保护胃黏膜不受损伤方面比西咪替丁更有效。米索前列醇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稀便或腹泻,发生率为8%,其他可有轻微短暂的头痛、眩晕和腹部不适。孕妇及前列腺素类过敏者禁用。脑血管或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应慎用。
化学性质 淡黄色粘稠液体。和乙醇混溶,极难溶于水或正己烷。在室温下很不稳定,会发生热差向异构化变成8-异构体。对Ph值也极为敏感,在酸性和碱性中脱去11α位的羟基,转化为A型前列腺素,并异构化为B型前列腺素。但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分散体系中比较稳定,可在常温下保存。急性毒性LD50大鼠,小鼠(mg/kg):40~62,70~160腹腔注射;81~100,27~138口服。
用途 *个化学合成前列腺素E1类抗溃疡药,有强大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和防止溃疡形成作用,能抑制的胃酸包括基础胃酸分泌和由于组胺五肽胃泌素、食物或咖啡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还能减少夜间的胃酸分泌。是zui早应用于临床的抗消化性溃疡药。对延长溃疡复发优于违受体拮抗剂,但缓解消化性溃疡疼痛的效果不及岛受体拮抗剂。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特别适用于前列腺素水平低的病例。
用途 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性胃炎、急性胃粘膜病变等病症。
生产方法 以壬二酸为原料,和二咪唑亚砜反应,生成咪唑的酰化产物,该产物有很强的酰化活性,和丙二酸单甲酯反应后,再酸化脱羧生成2-[8-(甲氧基羰基)辛酰基]乙酸甲酯,再经水解脱羧生成8-氧代癸酸,和草酸二甲酯环合再脱羧生成3位取代的环戊三酮,选择性氢化其中的一个羰基为羟基,经和丙酮缩醛反应后再还原生成4-羟基-2-(庚酸甲酯-7-基)-2,3-环戊烯酮,zui后和有机铝试剂反应得到米索前列醇。该路线复杂,且有些产物的纯化需经层析,总收率不到1%。
医药原料米索前列醇(甾体)59122-46-2
产品名称: | 米索前列醇(甾体) |
CAS: | 59122-46-2 |
标准: | USP |
有无证: | 无证 |
天然/合成: | 合成 |
提取来源: | 1%分散剂 |
级别: | 医药级 |
含量: | 99% |
外观: | 粉状 |
包装: | 1kg/铝箔袋 可拆分 |
成份: | |
理化属性: | |
类别: | 医药原料 |
行业: | 医药原料 |
领域: | 药物原料 |
下延产品: | 米索前列醇片 |
运用: | 用于预防和治疗由非甾体抗炎药(NSAID)引发的十二指肠损伤 |
用法用量: | 在服用米非司酮40~48小时后,单次饭前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3片) |
医药原料米索前列醇(甾体)59122-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