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第十八届PMEC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编辑视点

廉价药荒现象频发 “幕后主使”到底是谁?

2016年10月08日 16:53:08来源:中国制药网点击量:24275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中国制药网 编辑视点】近日,有媒体报道:一盒仅售7.8元,用于治疗罕见的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在很多家医院难觅踪影,而“黑市”上却卖到4000元。

  
  消息令人震惊,百姓的不满也可想而知。患者用药急切,明明只是普通的廉价药,却求而不得,只能上“黑市”买。假如不愿意出这4000元,患者或许出现治疗中断、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那么如何才能让“廉价药”不再“药荒”,让“不法之徒”不再逍遥法外,让百姓安心用上药呢?
  
  “廉价药荒”是怎么发生的?
  
  据笔者了解,“廉价药荒”现象在我国并不是发生。早在5年前,我国就出现过“救心药”鱼精蛋白缺货现象。而在今年的4月,成都某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入住医院等待手术的过程中。医生却告诉她,因为缺少名为鱼精蛋白的药,手术没法进行。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等药救心”的患者是何等的焦灼。
  
  就好比家里藏有一口井,路过的人口渴,看见了便来讨口水喝,你却说对不起我家缺水,言下之意你得花钱买水。“廉价药荒”现象的发生都离不开利益的驱使,用生命威胁患者出更高的费用,以获得利润。
  
  “幕后主使”到底是谁?
  
  廉价救命药断供,折射出医药新政遭遇“肠梗阻”。
  
  据笔者了解,早在2014年4月,我国就推出了《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取消高零售限价,保障常用低价药的合理利润;2015年5月,国家发布《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中也明确,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并不再实行高零售限价管理。
  
  医药新政给常用低价药的生产带来了利好,按道理来说,低价药的供应应当相当流畅,但为何还会出现断供的现象呢?很显然,该反思的是相关职能的部门。
  
  首先是药厂。常用低价药的效益较低,药厂生产的积极性不够高,低价药或出现供应不足的现象。另一面,如果不良药厂厂家被钱财蒙蔽了双眼,一味地只贪图利益,联合“黑市”哄抬药价,导致“廉价药荒”也不足为奇。因此,国家政府需从药厂抓起,对生产低价药的厂商进行政府补贴,同时加强惩罚力度,遏制“黑市”倒卖低价药现象。
  
  其次,医院和基层用药的衔接涉及多个环节,其中,采购、配送的集中度会引起药品价格的波动。因此采购部门和物流在运行过程中稍微出差错就可能导致市场供应出现不平衡现象,影响药品的价格。
  
  第三,廉价救命药断供,是行政监管缺位。常用低价药在采购的途中被“劫持”。采购供应监管部门未严格执行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对商业贿赂不加以严格抵制,才会让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流进市场。
  
  后,医生的处方导向也对患者用低价药起到一定的作用。应从“以药养医”转变为“以技养医”,鼓励切实为患者用药各方面着想的医生,让廉价好药成为用药自觉与共识。
  
  小结:
  
  医药关乎人们的生命健康。应严格抵制“廉价药荒”现象,利用政府的“有形之手”深入到药厂、市场和医院,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廉价药”出“市”,让百姓安心用上药,同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