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第十八届PMEC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编辑视点

网罗生物医药领域的“黑科技”

2016年10月19日 09:28:55来源:中国制药网点击量:24392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中国制药网 编辑视点】生物医药,一个医药行业的新兴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市场规模超万亿元。随着生物医药领域的快速崛起,相关的技术和设备也不断被发明,那么生物医药领域又有哪些“黑科技”?


生物医药研发

微型影像导管及设备

  血管内超声成像血管内超声技术利用安装在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顶端的微型探头(小探头直径仅1.2毫米),在心血管内介入手术过程中,通过导丝引导,将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通过静脉造血放入血管中,微型超声探头就固定在血管内超声导管的顶端(微型超声探头轮廓光滑,易于插入,血管损伤可能性很小),通过三维机械扫描或电子扫描,实时显示血管的截面图像,能清晰显示管壁结构的厚度、管腔大小和形状等,的测量血管腔径及面积,甚至可以辨认钙化、纤维化和脂质池等病变,发现冠状造影不能显示的血管早期病。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光学相干层析(OCT)是一种非接触、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技术。利用近红外光并基于光学干涉原理,将光源发出的光束分为两束,一束发射到被测物体(血管组织),这段光束被称为信号臂,另一束发射到参照反光镜,称为参考臂。然后把从组织(信号臂)和从反光镜(参考臂)反射回来的两束光信号叠加。当信号臂和参考臂的长度一致时,就会发生干涉。从组织中反射回来的光信号随组织的形状结构而显示不同强弱,这些光信号经过光电转换并由计算机处理便可得到组织断层图像。

基于DNA编码分子库的超高通量药物筛选

深圳劲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心技术“基于DNA编码分子库的超高通量药物筛选”基本路线、参数已经成熟,不再需要进行验证研究,可以直接用于实际的药物筛选。李笑宇课题组曾经和拜耳、默克等世界药企进行过合作,并将该DNA编码分子库方法应用于实际的药物研发中,针对一些重要的恶性肿瘤的药物靶点,成功地筛选出了一系列高活性的药物候选化合物。这些实际应用充分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适用性和成熟性。而且具有以下优势:大幅提高成功概率、大幅降低研发成本、大幅缩短研发周期。

 基因测序仪器

基因测序是包括医疗、分子育种、靶向用药等等所有测序相关产业的基础。一代测序(Sanger)作为测序时代开始的标志,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全过程。时至今日,一代测序(Sanger)仍然是基因测序的金标准。二代测序以2005年454测序平台为标志,正式走向产业化。在目前一、二、三代测序仪并存的市场竞争下,二代测序仪凭借高通量、高准确率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三代测序以Pacific Bioscience推出PacBio RS测序系统为标志,正式走向市场,但是其在错误率仍然偏高的情况下,无法取代二代测序,进行行业变革。

转基因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种植多的国家。1993年,延迟成熟的番茄作为种市场化的转基因作物在美国出现;1996年,由这种番茄制造的番茄饼得以允许在超市出售。目前,转基因大豆是主要的转基因作物,占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的57%。

 肿瘤免疫疗法

2013年被《Science》评为年度科学突破的免疫治疗法主要分为两种:细胞免疫疗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疗法是把患者体内细胞拿到体外进行改造,让这些细胞具有更强、更的免疫能力,改造后的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的时候,这些细胞会定向、的消灭癌细胞。俗称CAR-T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指在通常情况下,癌细胞是会通过各种方式抑制免疫细胞。服用一类叫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药物后,可解除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这样免疫细胞就能摆脱抑制,重新工作,消灭癌细胞。

小结: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超过1.2亿,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将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并力促整个产业涉足竞争,将成为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其中对于生物医药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迫在眉睫。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