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PMEC China2024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编辑视点

生物医药成新一轮竞争焦点 我国产业集群正不断形成

2016年11月04日 11:24:32来源:中国制药网编辑:汪玲点击量:24081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中国制药网 编辑视点】生物药产业是当今世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2015年10个·药物,其中8个为生物制品,销售规模合计高达643亿美元。世界生物药产业的发展轨迹启示我们,生物药必将成为我国医药产业新一轮竞争发展的焦点。抢占生物医药市场,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开始行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不断形成。


生物医药成新一轮竞争焦点 我国产业集群正不断形成

 天津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天津市将在未来几年集中精力利用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培育形成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集群、天津开发区西区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转化集群、天津健康产业园、武清医疗保健产业园、北辰现代中药产业园、西青现代医药产业园等6个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到2020年,形成2200亿元的产业规模。

  泰州中国医药城着力打造聚集地

近年来,泰州中国医药城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新趋势,将生物药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今年以来,中国医药城生物医药产业加速集聚,生物制品申报一路飙升。前9个月,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中国医药城生物制品数占全省的60%。

成都打造天府生物城

  成都天府生物城是由成都高新区和双流区合作共建的产业新城,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服务、智慧健康等产业领域,未来将建设成为的生物产业双创人才栖息地、生物产业创新与智造之都、具有影响力的生命健康小镇。截至目前,成都天府生物城已入库项目180个,其中已签约项目33个,拟签约项目13个。已签约及达成合作意向团队中含诺奖团队2个,两院院士团队1个,国家团队4个,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团队9个。

 广东建生物医药大企业生态圈

广州开发区作为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科技部个体化医疗和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区,经过多年的发展,集聚和培育了一批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细分领域型企业,形成以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现代中药为主导,以医疗为新动力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体系。下一阶段,广州开发区将进一步完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政策,重点支持核心技术攻关,着力促进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充分利用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平台,大力推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生物材料检验检疫监管试点范围,探索建立生物样本集中快速通关平台。同时,鼓励医药企业开展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技术支撑的生物产业跨界融合,构建生物医药大企业生态圈,促进相关细分领域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开发区将努力打造千亿级大健康产业,形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区、医疗产业区、健康服务示范区。

 北京启动生物医药“G20工程”三期

目前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生命科学与健康医学前沿技术、生物医药产业、临床医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整体科技布局。以临床需求为牵引,以前沿技术为支撑,建设和完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符合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符合北京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绿色的发展要求。“十三五”期间,通过G20三期工程实施,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实现1800亿元,医药行业利润率继续保持全国;培育10家以上先进技术水平的创新企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加强布局重大新药研发,支持创新生物制药、化学药、中医药加快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生产工艺研究,支持大品种开展临床研究,拓展海外市场,加快国产新药转化应用。

  杭州经开区打造50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

  “十三五”期间,杭州开发区将以东部医药港小镇建设为载体,全力打造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通过3年至5年发展,力争实现生物医药人才项目、科技成果、绩效贡献“三个倍增”,产值规模达到500亿元,努力建成国内的技术先导区、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集聚区、先进医药技术进入中国的首要承载区。

总结: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我国发展生物医药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一方面,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超过1.2亿,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将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药物自主研发仍很薄弱,药品生产以仿制为主,原创性药物较少,生物医药关键技术也和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并力促整个产业涉足竞争,将成为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不断形成和发展,我国生物医药发展也将迈上新的台阶。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