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第十八届PMEC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编辑视点

国产制药机械设备行业的“觉醒”关卡在哪儿?

2017年08月14日 17:09:02来源:中国制药网点击量:53242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中国制药网 编辑视点】近日,制药君浏览了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8日刊登记者戴庆成的《当狮子睡醒》一文,记者以在新加坡细节的体验,从出租车上安装的支付宝、中国特色的食品、化商品感受到中国正在崛起,再也不是拿破仑说的:“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

(国产制药机械设备行业的“觉醒”关卡在哪儿?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推动科学的技术发展,无论是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进步,大家都有目共睹。特别是互联网时代,高信息化技术推动各个行业加速转型升级。例如,与人们饮食健康息息相关的食药品行业,因为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设备性能的提高,食药品的生产更为便捷、卫生与安全,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制药君注意到,虽然目前我国医药制药行业发展迅速,制药技术研发进步显著,但是国产制药机械设备行业仍然处于“沉睡”状态。
 
  专家指出,我国的药机行业起步晚,从初的模仿到如今的探索过程就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婴儿,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市场上的设备丰富多样,功能不一,但多以低技术、低水平为主,且“小而散”、低价无序的竞争导致市场一度陷入疲软状态。因此,加大工艺和设备的创新,打造中国特色的制药机械设备迫在眉睫。
 
  技术待发掘。对于药机企业来说,技术是生产力。拥有一定的知识技术产权,企业才有“发声”的权利。当前我国药机企业对技术力量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很多药机企业宁愿高价引进国外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打造“内外结合”的设备产品,这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产药机设备的“底气”,不利于药机设备走出去。此外,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前景下,设备技术的高低有利于区分产品的,因此发掘新技术,加大自主创新意识至关重要。
 
  人才待培育。与技术力量薄弱相对应的是,我国药机行业专业性人才的缺乏。据了解,我国高校很少设有专业性药机设备研究的课程,虽然有不少药机企业引进相关毕业生进行培养,但对此赋予热情和耐心的人才十分。且培育相关人才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和培训费用,因此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目前,海归精英回潮流兴起,专业人才的涌入或能为药机企业带来新的动力。此外,不少药机企业采取校企合作、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的方式进行人才的培育,从一定程度上确保企业具备新鲜的“血液”。
 
  趋势待抓紧。随着绿色、、节能、智能等关键词的“提亮”,我国药机企业也亟待往相关发展的趋势转型。国内GMP标准提升,制药行业对药机设备的要求也更为严格,生产效率高、绿色生产、无交叉污染的设备成为市场青睐的基本关注点,传统落后的设备将被逐出市场范围。而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延伸,制药设备行业也“受宠若惊”,不少大型药机企业如,楚天科技、东富龙等企业纷纷进行智能化领域的布局,打造高自动化、率、安全系数高的智能化设备和智能生产线,实现制药生产更简单、便捷化。
 
  小结:
 
  时代在发展,中国制造业迎来政策利好,药机设备行业作为重要的一员,必须加紧内部系统升级,助力国产药机行业早日“苏醒”,以更好更快的药机设备走向药机市场。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