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药网 编辑视点】我国已成为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2017年,我国在药品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另外,去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62亿元,同比增长10.2%。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药品创新以及医药消费需求都在呈现上升的趋势。根据CFDA相关数据的统计,2017年CFDA共签发375个药品批文号,剔除72个医用氧批文,基础输液(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批文,还剩303个批文,163个药品。

整体而言,国产和进口药品的批文数量较为接近,国产占比59.4%,进口占比40.6%。化学药品仍为主角,抗感染药品的数量还是。在国产药方面,去年虽然没有国产新药上市,但首仿药品的价值却很高,2018年还可以继续期待。在进口药方面,据悉,进口药品多的是抗肿瘤药,其次是糖尿病药物。另外,治疗丙肝的新型抗病毒药物也扎堆获批。
2017年,国内创新药表现优异,除了上述提到的药品外,单抗药物也不得不说。去年,国内共有5个单克隆抗体药物申报美国临床试验成功。至此,成功申报美国临床试验的国内单克隆抗体药物达到9个。
而随着国家对仿制药的规范,以及对创新药的政策引导,药企在新药研发领域也在不断加码。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CPM数据库显示,从2012到2017年,恒瑞医药共申请的1类化药17个,无疑是创新药研发的先锋,而正大天晴和广东东阳光各有14个,这三家企业处于新药研发的梯队。不仅如此,国内企业在新药研发领域渐出佳绩,研发实力得到了认可。
我国药品研发创新态势良好,与之对应的是,人们对医药产品的消费能力也在提高。笔者了解到,2017年我国商品消费总额为326618亿元,同比增长10.2%。预计2018年,中西药消费在商品零售中占比会在2.89%左右。
此外,2012-2017年全国中西药品零售额持续增长,2017年全国中西药品类零售总额达9482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1022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对此预计,2018年全国中西药类消费将继续保持稳中有长趋势,预计今年全国中西药零售额将突破10000亿元。
尽管药品零售额有可能在2018年得到突破,但深入来看,纵观我国药品市场,医改措施和力道尚未见到缓和迹象,这些举措无非是希望药品监管和制药产业水准可与第二大药品市场规模相匹配,整体制药产业虽面临政策大幅改变的冲击,但也因此有转型契机。
TrendForce预测,在众多政策的影响下,我国药品市场成长速度有可能减缓,会从以往动辄两位数成长率下降为一位数以下。另外,TrendForce也表示,在2017年制药产业个别适应症领域中,癌症免疫疗法热度持续延烧,癌症药物的创新或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得到较大发展。
由此看来,2017年国内药品市场不仅需求提高,在创新方面也有所进步。虽然在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2018年国内药品市场增速可能下降,但整体而言还会处于稳步增长的阶段。因此,对于本土药企来说,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能不能将其收入囊中,还看自身的本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