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第十八届PMEC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煎药中心行业发展迅猛,自动化智能设备或大有可为

2021年04月16日 15:52:50来源:制药网编辑:阿多点击量:50160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制药网 市场分析】近日,国家发布的“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健全医保基金监管机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强化中药质量监管。业内认为,煎药中心是支撑中医药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模式,该规划的提出或有利于规范煎药中心的发展,助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壮大。
 
  近年来中药煎配中心行业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累计建成投入运营的煎药中心已经达到200多家,其对区域内的医院提供集中调剂煎药配送到家服务,在满足患者快捷用药需求的同时,也为医院大大减少了成本,同时有利于中药饮片流通效率的提高。
 
  不过,煎药中心的中药饮片使用管理规范仍是业内存疑的所在,据了解,由于医院药师人手紧张,以及质检把关的缺失,中药饮片质量或有被降低的可能性,也有可能因为员工职业素养不高,导致饮片重量存在被克扣的可能性,给消费者带来利益损害和安全隐患。
 
  另外在中药煎药方面,长期以来行业内煎药都以人工操作的传统模式为主,存在自动化技术低、管理成本高的局面。由于中药煎煮有着非常严格的规范要求,比如药材的浸泡时间、煎制的火候把控、先煎后下的处理等,煎煮操作中的细微差别会使得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尽相同。如何在保障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每一张处方按照规范流程煎配,是煎药中心面临的高要求。
 
  那么,该如何规范煎药中心行业,从而提高煎药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并推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呢?业内建议,可以推广自动化智能设备,通过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对中药饮片进行上架入库、出库以及调剂使用,同时利用这类设备自动采集流转环节中的关键信息数据,进行全流程的监管、防止人为操作带来的失误。
 
  据了解,通过软硬件的结合,煎药中心一方面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实时掌控中药煎煮的时间以及火候等技术参数,实现中药配药煎煮各个环节的全流程追溯,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和患者用药的安全。
 
  实际上,随着“智能+”深入各行各业,近年来一些煎药中心也在尝试“智能+中医药”。例如,有现代化煎药中心全过程采用条码扫描及AI智能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及装备,实现煎药机与物料搬运智能化,减少人工失误并提高效率。配送时采用煎药生产物联网关键技术及装备,实现现代化煎药中心物料运输智能化;也有煎药中心引进百台的智能化煎药机,大改过去传统人工煎煮中药模式,还可以根据中药“先煎”“后下”“一煎”“二煎”的特殊要求进行煎煮,实现全程数字化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污染,且全程可溯源,确保煎煮质量。
 
  可以预见,在越来越多的煎药中心加大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应用的过程中,相关的设备行业也将迎来机遇,同时竞争也会愈加激烈。据悉,为了解决高效率和传统工艺之间的矛盾,一些药机企业正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中药煎煮机等煎煮设备,进一步实现煎药全过程自动化,避免人为因素干扰,保证煎药高质高效,确保煎煮流程精准化,卫生清洗严格化,作业模式人性化,汤剂质量标准化,远程管理可控化,从而实现煎药过程实时监控以及与医院管理系统、患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和交流。

    (文中部分观点来源于杭州唐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