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第十八届PMEC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行业动态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跨国药企纷纷扩大在华投资

2024年04月07日 10:19:35来源:制药网点击量:40373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制药网 行业动态】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中跨国公司购买中国企业研发项目也不断增多,数据显示,2023 年以来有 70 多起,成交额近 400 亿美元。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有很多有利条件,欢迎跨国制药企业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购买更多的本土企业研发项目,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多更先进的治疗手段。
 
  据了解,近年来,很多跨国药企纷纷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如跨国药企武田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对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市场。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医疗体系日益完善,人们对获得高质量药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医疗监管环境也取得长足的进步。这将助力武田这样的跨国药企更快地将创新药品带给中国患者。
 
  武田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正在实施的“拓维中国”战略,意味着武田的每一个开发项目都能在华同步推进。据了解,坐落于上海的武田亚太研发中心深度参与武田的全球新药研发。当前,武田亚太研发中心已实现关键临床实验100%参与,早期实验参与度约50%。
 
  跨国药企阿斯利康也积极加码中国的布局。据悉,近期阿斯利康正式宣布上海成为其第五大全球战略中心。中国上海将成为除英国剑桥、美国波士顿、美国盖瑟斯堡和瑞典哥德堡四大以研发为主的战略中心之外,又一集研发、商业及生产运营为一体的全球战略中心,成为阿斯利康全球战略、研发及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同时,阿斯利康也将以上海作为细胞治疗领域的重要研发基地,与中国创新合作伙伴一起积极推动在该领域的广泛合作。
 
  阿斯利康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创新在重要药物的全球研发和生产中扮演关键角色。对于阿斯利康而言,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拜耳也是较早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之一。近年来,拜耳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如去年,拜耳在中国布局的创新中心——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在北京揭牌启动,同时,拜耳影像诊断北京工厂正式启用。拜耳作物科学与杭州钱塘区政府签约投资超过3亿元的杭州新供应中心建设也在2023年顺利启动。
 
  而德国默克集团7日在位于达姆施塔特市的总部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时,相关人士也表示,中国是默克的战略市场,默克愿继续在华投资和发展。该人士还表示,对默克在中国的业绩和市场地位满意,认为中国市场将持续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默克愿继续在中国投资并拓展业务领域。
 
  波士顿科学也积极加码在中国的布局,据悉,3月27日,波士顿科学在中国的生产制造基地,即位于上海临港智造园十期C10的工厂举办了厂房建设开工仪式,标志着波士顿科学距离实现本土自产的目标更近一步,持续加码本土化战略。资料显示,波士顿科学生产制造基地于去年10月正式签约落地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特色产业园。布局自有产线、加速本土生产是波士顿科学立足上海、全面落实本土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人口众多,是全球大型消费市场,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健康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有关部门都在积极研究和探索从生物医药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支持创新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正是这一切有利条件吸引了一众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布局与扩大投资。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