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ADC药物是近年来药企布局十分火热的细分领域之一,业内预计,到2026年,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00亿美元。目前,ADC赛道的前景被业内看好,众多国内外企业的都已展开ADC产品研发、并购等行动。据悉,近期药企在ADC药物开发方面就进展消息不断。
5月19日,石药集团的CPO301和再鼎医药的ZL-1310两款国产ADC新药同时获得FDA快速通道资格,分别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
据了解,石药集团的CPO301是一款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由西妥昔单抗优化而来,并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偶联。此前CPO301已获FDA授予两项快速通道资格:2023年6月,获授予用于治疗经EGFR靶向治疗后复发╱难治的,或不适合EGFR靶向治疗的EGFR突变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2024年9月,获授予用于治疗EGFR过度表达而在接受含铂化疗和抗PD-(L)1治疗或之后出现疾病进展的复发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患者。
再鼎医药的ZL-1310是一款高活性的具有同类首创潜力的DLL3 ADC,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此前,其已获得FDA授予的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孤儿药资格。
5月15日,艾伯维宣布,美国FDA已加速批准旗下抗体偶联药物(ADC)Emrelis(telisotuzumab vedotin,teliso-V)上市,用于治疗具有高c-Met蛋白过度表达(OE)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
Teliso-V是一款靶向c-Met的ADC,以微管蛋白抑制剂MMAE作为毒性有效载荷。c-Met是一种在包括NSCLC在内的多种肿瘤中过度表达的受体酪氨酸激酶。该疗法在2022年1月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5月12日,荣昌生物宣布,其新型抗体偶联(ADC)药物RC278已于近期递交临床试验申请,并于5月8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正式受理。
RC278是由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一款具有First-in-Class/Best-in-Class潜质的ADC分子,该ADC分子能特异识别一个新型肿瘤靶点,并具有创新的连接子—毒素系统,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广谱抗肿瘤活性、良好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未来预计将为晚期实体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4月30日,齐鲁制药1类新药注射用QLS5132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针对同类靶点的国内头个抗体偶联(ADC)药物。临床前数据显示,QLS5132有着强大的肿瘤抑制效果。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同靶点ADC药物上市。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