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第十八届PMEC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编辑视点

厉害了我的国!中国新药研发“后劲”十足

2018年01月05日 17:46:02来源:中国制药网点击量:42659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中国制药网 编辑视点】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月4日发布一篇名为“癌症新药,中国制造”的文章。该文章主要内容为:一种新药有望阻止癌细胞扩散到其他器官;另一种可以治疗血癌;还有一种利用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杀死肿瘤。这三种药的效果都令人振奋,只需再过一道关坎就能获得在美国上市的批准。这些药还有另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中国创造的。

 

  业内表示,假如这三种药成功通过的话,它们不仅可以证明中国生产前沿疗法能力越来越强,也会促进中国经济向高附加值及日益复杂的行业进行更大范围转型。该条消息很快在业内引起较大的轰动,各媒体进行积极的转发,网友的评论也络绎不绝。
 
  有网友点赞,“厉害了我的国!”,“看来现在国内的“后劲”十足啊。能吸引人才,提供科研经费。化学里面两大领域——药学和材料科学,有很大发展。”,也有网友评论,“还是很基础的重大突破!短期看不到希望,长期还是有望的。”而更多的网友纷纷表示,期望这些药早日用于临床,造福人类。
 
  虽然网友评论不一,态度各异。但在结果未定的背后,也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制药行业确有进步。首先离不开的是国家政策对创新药物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对创新药物支持的力度增持不减。2017年,继CFDA提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口药品境内外同步开展临床试验后,CFDA进一步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促进药品医疗器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满足公众临床需要,2018年将全面推行两票制。
 
  在过去,中国新药审批审评慢,等待时间漫长,且临床数据的真实性屡遭诟病,临床数据造假事件闹得鸡飞狗跳。加上资质、人才、资金缺乏的问题,以及制药行业本身存在的特殊性,中国在创新药研发方面不容客观。随着政策以及监管动作的推进,制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很多公司以前跑到国外做I期临床试验,如果未来国内只需60个工作日,不用再等上两年,即可批准临床试验,也就没有必要去国外了,因此这对公司的研发策略会有一个很大的转变。”业内人士分析,中国新药研发过程明显简化很多,并且节省药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这对于药企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业内人士表示,CFDA的角色从“审批”到“审查”之后,药企的临床试验评审明显加快,制药行业竞争也更为激烈,受制于监管监察紧箍咒之下,药厂责任心更强。这些因素促进药企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和制药水平,对于人才、团队的力量也增加了投资。
 
  多年来,我国的制药业一直处于仿制西药阶段。创新药研发需要大量的投入,承担更大的风险等待周期也很漫长,创新药获得批准也几乎是难上加难的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政策重视,社会的关注,中国创新药物研发能力得以不断提升,我们应该对未来中国的创新药更有信心!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