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第十八届PMEC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CAR-T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引众多药企布局

2020年03月10日 13:12:56来源:制药网点击量:36375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制药网 市场分析】CAR-T,目前肿瘤治疗领域十分吸引人眼球的技术之一,是一种通过使用修复的免疫细胞攻击并摧毁恶性肿瘤的新型细胞疗法,被认为是非常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从2013年末到现在,这个新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科学研究、公司合作以及资金注入等活动一直没有停歇。
 
  FDA分别在2017年8月31日和10月18日快速批准了两款CAR-T细胞产品上市,分别是诺华的Kymriah(治疗r/rALL,后拓展至DLBCL)和KitePharma(后被Gilead收购)的Yescarta(治疗DLBCL、PMBCL)。CAR-T产品从申报上市到获批历时仅6个月左右,速度超乎想象。
 
  据了解,目前中国和美国正处于CAR-T研发的前列,二者在适应症的分布上存在异同。一方面,两者共同的特征都是肿瘤研发布局多;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临床试验总量超过美国,因此大部分适应症也是较明显的中国试验数量超过美国试验数量。但注意到有个特例,即HIV美国试验数量大大超过中国试验数量,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国情不同导致,也表明了不同区域的新药适应症开发存在人群差异性。
 
  从大环境来说,CAR-T作为目前肿瘤治疗领域非常具有潜力的新兴技术之一,必定会在需求、技术、资金、政策的推动下加速商业化进程。据Coherent Market Insights分析,预计到2028年,CAR-T疗法市场规模将达85亿美元。
 
  但作为一种新型的诊疗手段,CAR-T疗法领域技术是核心驱动力,归根到底针对需要技术驱动企业发展。参考国外CAR-T疗法企业的发展路径,研发型企业(如JUNO、KITE)和大型药企(诺华、辉瑞等)都是以CAR-T疗法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技术更好的则可能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和更早获批上市,分享大市场。
 
  因此,对于国内市场来说,后期可以关注以下具备技术优势(临床进展、适应症和靶点、产业化能力)的企业。
 
  复星医药:前段时间,复星医药发布公告表示,从吉利德子公司Kite Pharma引进的益基利仑赛获国家药监局药品上市注册审评受理,该产品用于成人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特指型、原发性纵隔B细胞淋巴瘤(PMBCL)、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淋巴瘤转化的DLBCL)的治疗。
 
  药明康德:作为公认的具备新药研发实力的开放式、多方面、一体化的医药研发服务能力与技术平台,此前已与进度的细胞免疫治疗公司JunoTherapeutics在联合共同组建药明巨诺引入海外处于临床Ⅱ期的JCAR017等CAR-T细胞产品。目前头个产品JWCAR029(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已获批进入临床。
 
  金斯瑞生物科技:据了解,金斯瑞子公司南京传奇与美国强生合作开发的CAR-T细胞疗法已获得美国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证,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目前美国临床二期已入组完成 ,同时三期研究也已启动,预计2020年下半年提交美国上市申报。
 
  南京驯鹿:2019年6月,南京驯鹿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公布了新的研究成果。在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合作开展的一项临床研究中,全人源BCMA CAR-T的有效性和持久性数据令人振奋,将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治疗手段;同时,该产品还为接受CAR-T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提供一种CAR-T再治疗的选择。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