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第十八届PMEC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行业动态

国采药品大降价下,仿制药企出路在哪?

2020年08月24日 10:10:52来源:制药网点击量:41961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制药网 行业动态】近日,国家组织联合采购办公室正式公布了第三批国采拟中选结果:拉米夫定流标,其余55个品种全部中选。具体来看,跟前几次相比,此轮采购品种进一步扩大,涉及品种达56个,数量接近前两次集采中选品种的总和,品规为82个,集采金额为226亿元,194家企业参与投标,包括50来家上市公司。
 
  在价格上,此次国采平均降价53%,至高降幅高达95%。 另据行业信息显示,中选药品中一折、两折药品比比皆是。二甲双胍和卡托普利,都降到了以分计算的级别。可以说,无论是规模、波及范围,还是降价幅度,都是非常大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过一番血战之后,国内药企如齐鲁制药、石药集团都有8个品种中选;扬子江有7家中选,其余如恒瑞、华海、信立泰、科伦等也都有多个品种胜出的同时,外资企业的大量产品却采取了高价、现价报价,少部分象征性选择降价10%左右的措施。结果只有2个中选,其余全部出局。
 
  如:阿斯利康的阿那曲唑(1mg)每片报价29.929元,高出限价8.8571元两倍还多;礼来的奥氮平口崩片报价18.559元,高出申报价一倍;默克在二甲双胍缓释剂的报价中,也给出了1.4元/片的报价,这个价格比限价的0.34元高出300%以上,相比中选的国内药企同规格产品不到7分钱的价格,高出了近2000%。
 
  通过本次集采结果不难发现,大部分的原研药因为跨国药企出于对自身的发展考量主动在集采中出局,促使国内仿制药的替代开始呈上升趋势。对此业内预计,随着带量采购走向常态化,在接下来的集采中,如果外资企业继续放弃集采市场,这势必会加速仿制药行业的集中程度。
 
  但实际上,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集中采购的价格大幅低于药品原来的价格,对药企的利润造成了挤压,这对药品的质量控制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对于大多数未中标的仿制药企业来说,如何积极发掘集采之外的市场,如零售终端、互联网销售渠道等,也将成为其接下来重点布局和考虑的方向。
 
  总的来说,在大环境下,未来国内医药市场竞争将越加激烈。在此背景下,仿制药生产企业,特别是带量采购竞争中表现优异者应该相信所在阵营的发展前途和可持续效益,争取不掉队,各自发挥能动性、创造性把仿制药市场的边缘和效用做大做强。
 
  除此之外,本土仿制药研发、生产企业们作为医药科技追赶阶段的民族力量、被国家支持竞争的力量应敢于铸剑、亮剑,应该随时间前进不断攻克难关,迟早、尽早在企业界做出有中国特色的普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加自身竞争力,不被市场轻易淘汰。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