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PMEC China2024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ADC药物市场前景广阔,如何看待一批企业“退场”?

2021年09月13日 09:17:18来源:制药网点击量:41467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制药网 市场分析】抗体偶联药物(ADC)是由抗体、毒素和连接子组成的创新药物,可以精准将毒素递送至肿瘤细胞,从而发挥杀伤作用。近年来,随着ADC药物研发技术不断成熟,市场逐渐变得火热,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这一领域,不乏辉瑞、BMS、阿斯利康、吉利德科学等制药巨头。
 
  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13款ADC药物上市,其中仅2019年这一年就有三款ADC药物在美国获批上市。根据Grandview数据,随着ADC药物陆续上市,同时适应症拓展到更多疾病领域,ADC药物的行业规模未来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10亿美元,2020-2025年复合增速将超过50%。
 
  面对庞大的ADC药物市场,国内药企的研发热情也持续高涨。据ClinicalTrials.gov显示,截止2021年3月19日,中国有29项ADC药物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另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研发ADC药物的公司已超过20家。
 
  其中,荣昌生物是国内布局ADC药物研发的企业之一,其自主研发的维迪西妥单抗已于今年6月份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的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治疗。今年9月10日,CDE信息显示,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第2个适应症正式纳入优先审评,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系统化疗且HER2表达为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为2+或3+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患者。据悉,目前公司还在正在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未来此药或有更多的适应症获批上市。
 
  除了荣昌生物以外,国内布局ADC药物研发的药企还包括恒瑞医药、浙江医药旗下新码生物、科伦药业旗下的科伦博泰,以及多禧生物、乐普生物、君实生物等传统药企巨头、生物技术公司,可以看到这一赛道正越趋拥挤,意味着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此背景下,有一批企业作出了“离场”的决定。例如,今年3月初,百奥泰宣布放弃其ADC药物BAT8003和单抗BAT1306的临床开发。而在前一个月,百奥泰已宣布另一款ADC药物BAT8001 III期临床试验失败,这款药物是曾进入临床III期靶向HER2的并被赋予厚望的ADC药物。根据百奥泰公布的2020年报计算,三款药物让百奥泰损失研发投入费用3.4亿元。
 
  除了国内药企以外,也有海外企业放弃ADC药物研发的情况。例如,2019年,制药巨头艾伯维宣布终止Rova-T用于SCLC患者的研究和开发计划,原因是III期MERU研究的中期分析结果显示,Rova-T作为一线维持疗法相比安慰剂并没有改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OS。其投入的58亿美元也面临“打水漂”的结局。
 
  在业内看来,虽然ADC药物市场目前正在快速发展,但在ADC药物的开发中需要面临很多挑战,包括证明药物的有效性、与ADC药物相关的毒性等方面。另外,对于临床阶段的药企而言,除了面临同质化竞争风险,在研ADC项目还面临着技术迭代的风险。因此,药企在看到前景可期的同时,也需要持续探索攻克ADC开发中挑战的解决方案,才能提升研发效率,造福广大病患。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