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第十八届PMEC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创新药板块投资机会被看好,业内:人工智能在创新药研发方面有较大潜力

2024年11月22日 11:48:31来源:制药网点击量:36275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制药网 市场分析】近期以来,政策层面对医药创新的鼓励和支持态度明显,已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包括《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等,或给板块情绪带来提振作用。
 
  目前,创新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或存在一定的估值修复可能。从业绩来看,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医药生物行业营业收入合计为18383.92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8477.39亿元基本持平;扣非净利润合计为1334.1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00.69亿元减少4.75%。今年前三季度,医药细分领域分化明显,原料药、医疗耗材等细分领域业绩保持高增长,疫苗、医疗研发外包等领域则净利下滑明显,主要原因或在于院外消费力减弱、呼吸道疾病少发等因素。同时,三季度公募基金产品重仓股中的医药持仓较二季度环比下降,处于低配状态,接近历史低值。
 
  随着政策转暖以及国产创新药企的创新成果逐步兑现,业内仍看好创新药板块的投资机会,并表示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创新药研发方面有较大潜力。
 
  据了解,当AI遇到创新药将迸出不一样火花,因AI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庞大的备选库中筛选出可能具有潜在药效的化合物,大大提高筛选效率。
 
  业内进一步指出,在药物早期发现过程中,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手段筛选针对靶点有效的药物活性分子,加快药物开发进程。研发人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让靶点实现视觉化,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靶点上有哪些地方适合药物分子起作用,加上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智能化筛选,从而为发现药物活性分子提速百倍。
 
  数据显示,一款新药的研发成本平均约26亿美元,耗时10年,成功率不到10%。不过,人工智能有望应用于药物研发中的多个场景和阶段,帮助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因此,人工智能在新药研发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目前,国内已有超10家AI药物研发企业管线进入临床阶段。其中,进入临床阶段的AI药物研发管线数量30余条。
 
  近日,有新消息传来:英矽智能发布创新候选药物ISM001-055在临床2a期实验中的积极顶线数据。该药物由生成式AI驱动药物发现与设计过程,实验结果显示,其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具有积极效果,成为全球头个AI药物概念验证案例。
 
  据悉,ISM001-055是一款“全球首创”小分子抑制剂,由生成式AI驱动药物发现与设计过程,靶向TNIK(Traf2/NCK相互作用激酶)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IPF是一种慢性、瘢痕性肺病,影响全球约500万人,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仅为3至4年。
 
  今年3月份,英矽智能曾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科研论文,详细介绍了利用人工智能平台发现治疗IPF的新颖靶点TNIK,以及随后利用生成化学平台设计ISM001-055分子的全过程。公司方面表示,ISM001-055为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发现提供了药效概念性验证。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