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政策法规】为进一步加速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创新,推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防病治病需求,4月7日,北京市医保局等九部门印发《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2025年)》。
措施针对持续促进临床试验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审评审批效能、持续扩大创新医药生产流通、持续推动创新医药临床使用、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创新发展、加强创新医药投融资支持、优化创新医药产业布局、保障措施八个方面提出32条工作举措。
其中在不断提升审评审批效能方面,措施提出深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将审批时限由6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创新药试点品种持续扩大,试点范围扩大到医疗器械。深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试点,将审评时限由200个工作日压缩至60个,争取将试点范围扩大至仿制药申请。并明确2025年新获批创新药械产品数量不少于15个。无源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检验时限平均缩减至60个工作日,有源医疗器械检验时限平均缩减至90个工作日。
在持续推动创新医药临床使用方面,措施提出鼓励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后1个月内快速挂网,在本市医疗机构率先使用并给予重点支持,可备案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打造手术
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鼓励医企协同开展适用颅底肿瘤、骨盆骨折复位、心脏瓣膜修复重建等高难度手术的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创新发展方面,措施提出建立医疗健康数据标注协作机制,形成规模化专业标注能力,全年建成不少于5个基于器官的高质量数据集,数据规模达50TB。鼓励企业在京设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加强数据需求对接,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靶点发现、新机制探索、化合物筛选、病例随访等研究。建设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测评体系,面向AI+病理、AI+医学影像、AI+辅助诊断、AI+手术规划、AI+制药等方向,支持不少于10个场景的模型开发应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完善监管评价措施,促进人工智能+医疗健康融合创新规范发展。开展互联网诊疗首诊试点。
在加强创新医药投融资支持方面,措施提出构建500亿元规模医药健康产业基金。新设100亿元规模医药并购基金。发挥好市级200亿元、区级100亿元两级生物医药投资基金协同作用。鼓励商业保险公司设立创新医药投资基金,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带动100亿元以上规模社会基金投资医药领域。2025年重点储备和服务不少于10家本市拟上市医药企业,推动其在北交所等市场的上市进程。
此外,在优化创新医药产业布局方面,措施提出了2项具体措施;在持续扩大创新医药生产流通方面,措施提出6项具体措施,在保障措施方面,措施提出4项具体举措。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