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在资本市场与生物医药产业深度交融的浪潮中,科创板正以其独特的定位和活力,成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关键引擎。2024 年,科创板生物医药板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115 只医药股中,61 只个股净利同比增长,占比超五成。其中微电生理、百利天恒、诺泰生物、三生国健等 12 股净利更是实现翻倍增长,彰显出行业蓬勃的发展态势。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微电生理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25.5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207万元,同比增长815.36%;归母扣非后净利润实现首度转正,实现摘U。
对于业绩的增长,微电生理表示,2024年,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不断加大海外市场推广力度,海外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0%。公司总体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带动整体利润上升,经营业绩实现稳中向好。据悉,在新产品方面,2024年,由微电生理自主研发的Magbot™一次性使用磁导航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成功获批上市,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PulseMagic™压力脉冲导管和FlashPoint®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均已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并分别进入临床收尾和临床试验阶段;新的产品管线3D心腔内超声导管也已启动临床研究。
近日微电生理2025年一季报也揭晓,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6.77%;归母净利润1787.05万元,同比增长328.63%;扣非净利润1256.03万元。
百利天恒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58.23亿元,同比增长936.31%;归母净利润为37.08亿元,同比增长575.0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6.36亿元,同比增长547.31%。报告期内,公司与BMS就BL-B01D1达成的合作协议首付款到账及相关知识产权收入确认,推动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核心利润指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时,现金流入直接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并提升总资产规模,最终带动净资产增厚,进而影响相关财务指标。
近日,百利天恒2025年一季报也揭晓,但是,公司今年一季度盈利能力出现了显著恶化。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6744.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54.62亿元下降了98.77%。归母净利润为-5.31亿元,同比下降110.62%;扣非净利润为-5.57亿元,同比下降111.14%。
诺泰生物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25亿元,同比增长57.21%,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148.19%。高基数基础上,2025年一季度公司延续增长趋势,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5.66亿元及1.53亿元,同比增长58.96%及130.10%。
诺泰生物业绩兑现屡屡超市场预期,其背后正是以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GLP-1靶点药物为代表的多肽类药物全球市场需求的持续火热。有数据显示,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已从2007年约123.9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430亿美元,增长率逐年递增至16%。诺泰生物在全球多肽药物供应链中已占据突出的地位。公司指出,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突破了长链多肽药物规模化大生产的技术瓶颈,成功建立了基于固液融合的多肽规模化生产技术平台,在产能、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如司美格鲁肽、艾博韦泰等长链修饰多肽药物的单批次产量已超过10公斤。凭借技术及生产优势,近年来公司全球订单及合作不断涌现。
三生国健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19,356.83万元,同比增长17.7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3,165.99万元,同比增长148.34%。此外,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11亿元,同比上升16.6%;归母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上升13.0%。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报告中显示,持续推进各项研发项目,尤其是在抗体药物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有多个在研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包括抗IL-17A单克隆抗体、抗IL-5单克隆抗体等,这些项目在不同适应症的临床试验中均有良好进展,显示出公司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能力。
科创板已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聚集地,这里汇聚了众多创新型企业,它们在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不断发力。从微电生理的海外市场开拓与技术创新,到诺泰生物的多肽技术突破与全球市场布局;从百利天恒的合作驱动增长,到三生国健的研发创新,每一家企业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推动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然而,行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百利天恒 2025 年一季度的业绩波动也提醒着企业和投资者,生物医药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科创板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资本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科创板生物医药板块有望继续成为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全球生物医药竞争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