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我国产业政策对中医药支持力度的增强,产业的联合、重组,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加快,产业的集中度、规模化进程日益明显。然而和不断扩大的产业规模相矛盾的是日益萎缩的中药材资源,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中药市场供需紧张 保障资源是关键
近年来,随着国内中医药领域逐渐显示出强劲的产业化趋势,一批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中药制药企业已经成长企业。但是目前,中药原料的供应瓶颈已经愈发凸显出来,中药材产区的规模化种植是当务之急,否则突发自然灾害与市场供需紧张引起的药材价格波动,很可能让中药市场陷入新一轮的“混战”。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中药材价格持续走高,中成药价格和药材原料价格倒挂问题,已导致部分基本药物减产或停产,而掺假使假令药品安全受到威胁。为此,部分专家建议,必须加大对中药资源保护,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财政扶持,征收中药资源税,建立中药资源发展基
据了解,其实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和组织协调下,由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平台(简称中心平台)与各试点省中医药管理部门及地方政府协商,在全国22个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合和利用现有资源与条件,已经建立了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信息服务站(简称监测站)。
随着资源动态监测站的建立与铺开,可以更好地掌握目前各省市中药材资源的现状,及时的作出战略布局,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化、规模化的种植,保证中药材的平稳供应,为中医药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