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药网 行业动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卫生总费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1月26日,国家公开发布一批为改革开放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名单。在医药行业中,陈冯富珍、钟南山、屠呦呦三位医药人获得表彰。
陈冯富珍
陈冯富珍长期在香港政府工作,她积极推动世界卫生组织改革,领导该组织和成员国成功应对埃博拉、寨卡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卫生安全与人类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冯富珍曾表示,大的57家独角兽企业中有9家是卫生健康相关企业,是企业分类中多的。而卫生健康问题关乎各国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已成为治理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卫生健康领域挑战依然严峻,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任重道远。
钟南山
钟南山主动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众普及知识,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为夺取应对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钟南山认为,实现真正的科技转化才是所谓的生物医药创新。创新源自于发明和发现,发明与发现往往通过获得高水平的论文来证明,虽然具有新的价值,但充其量只是创意。另外,我国引进的很多先进技术,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创,可称为创建。钟南山表示,中国的生物医药创新一定要参考中国国情,能够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科技成果。
屠呦呦
屠呦呦致力于中医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抗疟治疗实效难题,标志着人类抗疟步入新纪元,也挽救了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曾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而从2015年获诺奖后至今,80多岁高龄的她,仍旧没有一刻停歇。她和她的团队一直在酝酿着,一个能再次改变世界的惊天计划。
结语:
伴随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以及医药人才的不懈努力,我国从缺医少药的困境逐步踏上新药研发腾飞发展之路,医药行业也经历了从仿制到创新的阶段,并且得到了长足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医药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而这些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相信在未来,我国医药研发的人才储备将会更强,“引进来”以及“走出去”的内在动力也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