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第十八届PMEC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技术文章

重视除菌过滤器完整性测试过程 减少药品交叉污染

2018年12月27日 14:57:51来源:中国制药网点击量:38506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中国制药网 技术文章】FDA关于除菌级过滤器的指南认为:“一个除菌级过滤器必须是当以>107 CFU/cm2假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进行挑战时下游滤出液为无菌的过滤器。”除菌过滤器的完整性测试是一项重要的过程,必须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测试和记录。

  笔者了解到,除菌过滤器的完整性检测方案通常有四种,包括离线手动检测、离线自动检测、在线手动检测和在线自动检测。尽管除菌过滤器完整性检测方案的每一次发展,都有效减少了药品生产可能发生的污染和交叉污染,但从大量检测方案的风险评估中可以看到,其实还未完全实现降低风险的目标。

  有业内人士对除菌过滤器的四种完整性检测方案做了风险评估,其中,离线自动检测和在线手动检测的应用较为普遍。该人士表示,离线手动检测方式不仅有诸多弊端,而且不能进行电子签名与电子记录,基本已被淘汰。

  “目前,在线自动检测方案的各项风险都比较低,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风险项。”专家表示,比如:溶液储罐的消毒、湿润用溶液的无菌性、进溶液管道的消毒、注入溶液至储罐的无菌操作、气体的无菌性、进气管道、检测仪、下游开口。其中,下游开口、储罐的消毒以及检测用介质的无菌性风险较大。

  在进行除菌过滤器完整性测试的过程中,专家建议,考虑到完整性测试结果的客观性以及数据可靠性,应尽可能在关键使用点使用自动化完整性测试仪。

  自动化完整性测试仪应在使用前进行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应建立设备使用、清洁和维护的操作规程,以及定期的预防性维护计划。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完整性测试的标准操作程序,包括测试方法、测试参数的设定、湿润液体的性质和温度、湿润的操作流程(如压力、时间和流速范围)、测试的气体、数据的记录要求等内容。

  而对于完整性测试结果的判定,不应该直接看“通过/不通过”,而是应该对测试结果的具体数值或者自动完整性测试仪报告中的过程数据进行完整记录并审核。

  如果完整性测试失败,需要记录并进行调查。可考虑的影响因素有:湿润不充分、产品残留、过滤器安装不正确、系统泄露、不正确的过滤器、自动化程序设置错误和测试设备问题等。

  再测试时,应根据分析结果采取以下措施,比如加强湿润条件、加强清洗条件、用低表面张力液体如醇类进行湿润,检测系统密闭性、核对过滤器的型号是否正确、检查自动化程序设置和检查设备等。再测试的过程和结果都应当有完备的文件记录。

  其实,不管采用哪种检测方案,都会对无菌生产有一定的风险,而根据我国2010版GMP要求,只有对这些检测方案进行改进,才能确保较大限度地减少药品生产中的污染以及交叉污染。

  不过,也有些风险只能降低不能消除,比如检测仪带来的风险,因为检测仪本身的气体管道不能够进行消毒灭菌。如果在检测仪与过滤器之间增加设备截留细菌,就要从理论上解决这种检测方案与细菌截留试验的数据关联问题。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