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第十八届PMEC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药企接受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后,或许会认清这些投入的重要性

2019年06月13日 16:12:34来源:制药站编辑:药机君点击量:42288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制药站 市场分析】 “经过随机抽查,77家药企成为这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对象!”为建设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近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6月-7月组织开展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此消息一出,不少药企为之瑟瑟发抖。但是有分析人士指出,该检查虽然短期内对医药股带来一定冲击,但是从长远来看,则有利于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另有业内分析,该检查工作的开启势必将减少腐败问题,腐败问题一旦减少,销售费用就会随之大幅下降,这样药企就会增利,进而增加研发投入以及人才投入的意愿或许就会增强。
 
  财务造假以及会计数据不真实,这将导致医药行业出现信任危机。那么医药行业要怎样做才能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化发展?对此,有专家表示,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医药产品(图片来源:制药站)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制药质量
 
  对于医药产业发展来说,质量和研发能力乃核心要素。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那么就需要勤修“内功”,不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业内表示,如今创新药整体份额逐步提升,医药创新成为药企重要转型主题。
 
  近年来国内医药研发投入虽然在快速增长,但是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与国外医药研发投入相比,我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2018年国内上市药企研发投入强度仅为5%,而同期美国上市药企研发投入强度则接近19%,差距可想而知。
 
  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医药产业成为不落幕的“朝阳产业”,备受人们的关注。其中创新药更是成为各家药企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但是在我国,受创新药物递延效应的影响,制药企业仍没有摆脱仿制药占“大头”的现状,为提高我国制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制药质量仍是行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笔者获悉,为鼓励新药研发,增强制药行业研发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也不断推出一系列政策,如一致性评价政策,深化审评审批政策,医保支付改革政策等等,这些政策落地实施,为我国加快创新药上市提供了很好的政策铺垫。
 
  而本次财政部对医药行业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对于医药产业发展来说,将进一步肃清医药企业账本的腐败问题,从而为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供了可能,或者说为医药研发投入挪出了更多的资金。
 
  目前我国创新药研发能力还相对薄弱,减少资金浪费,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制药质量,这是我国医药产业得以发展的核心动力。
 
  加强人才培育,驱动药企创新发展
 
  除了上述说的研发投入之外,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另外一个动力便是先进的人才培育。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业内表示,人才匮乏始终是制约药企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缺乏富有技能的员工将导致创新减少,而药企只有通过不断的培训与学习,才能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进而通过人才驱动企业创新发展。”
 
  据了解,随着生物制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过程分析技术在制药生产中的应用,药企对先进人才的需求更是显得迫不及待。然而从目前来看,适合于复杂和快速变化的生物制药领域的人才乃是短板。“这是一个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有行业人士如是表示。
 
  在我国,药企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健全的人才培育机制不可或缺。笔者获悉,为培育专业先进的人才,一些企业也正在为之付诸努力,他们逐渐建立了人才培养和发展体系,并建立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以及坚实的文化基础与员工共同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行业的快速发展,谁有技术,谁有好的产品,谁就有未来。而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要有杰出的人才,有人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
 
  医药行业通过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后,短期内企业发展或许受到冲击,但是通过检查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将认识到人才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将原来巨额的销售费用转化为人才培育投入,从而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不断的活力。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