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第十八届PMEC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行业动态

医械行业前景可观,企业纷纷加码布局

2020年11月04日 11:22:37来源:制药网点击量:40627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制药网 行业动态】近日,广东省药监局发布《广东省医疗器械注册人试点品种清单》,在品种清单中的第61项,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作为申请注册人,申请了医疗器械--腕部单导心电采集器(VID-B99)。这意味着,目前华为通过广东省注册人试点,已经拿到了注册证,进入医疗器械领域已经成为事实。
 
  华为加大医疗器械领域布局
 
  据查询,该产品注册编号为粤械注册20202071705,注册人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产品管理类为第2类,适用的范围或预期用途:供成人腕部单导心电数据的采集用。
 
  其实,作为国内科技企业的代表,华为早已开始在医疗领域布局。据天眼查信息,由华为终端(深圳)有限公司实际控股的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在2019年3月21日就变更了公司经营范围,新增了医疗器械(第2类医疗器械)销售等业务。
 
  变更之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开发、生产、销售:通信及电子产品、计算机、卫星 电视接收天线、高频头及前述产品的配套产品,并提供技术咨询和售后服务;销售:医疗器械(第2类医疗器械)等。
 
  2019年11月末,华为旗下全资子公司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深思考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经营业务也发生变更,新增销售医疗器械I、II类、计算机、软件及复制设备。
 
  目前,华为除了医械领域,在数字医院、区域卫生信息化、分级诊疗等领域也都有不同布局。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华为不断在医疗领域跑马圈地,未来在医疗器械领域,其或许也将研发生产出国产器械的代表作。
 
  企业纷纷入局医械行业
 
  实际上,随着我国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和诊疗人次的持续增长,基层医疗器械需求正不断增加。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整体市场规模已由2014年的2556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5304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属于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黄金期,预计到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9000亿元。
 
  在巨大的需求背景下,众多企业也像华为一样正纷纷入局医械行业。如2019年2月11日,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就变更了经营范围,增加了销售医疗器械二类、三类业务,并于3月19日投资东软医疗。百度此番进军医疗器械行业的动作可谓势不可挡,结合百度的AI产业布局,进军医疗行业更是一次更加深远的战略规划。
 
  同日,国药控股也发布公告称,将扩充公司经营范围,加码医疗器械行业。其实早在2018年的9月,国药控股就以51.08亿元购入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持有的中国科学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器材)60%股权,标的整体估值为85.13亿元。
 
  2019年4月,根据天眼查的信息显示,万达集团旗下的一家投资基金公司,也投资了4000万元给新三板医疗器械公司。这意味着万达,也已经正式进军医疗器械行业。
 
  当然,除此之外联想、阿里、腾讯等科技巨头,以及复星医药等企业也均在医药器械领域有所动作。业内预计,未来随着医疗器械市场的不断扩大,还将有更多企业入局该领域。但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一场市场大战也将在所难免。
 
  结语
 
  总的来说,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医疗设备将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并实现从中低端市场向市场进口替代的愿景。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