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近年来,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国产创新药日渐崛起,同时,国产创新药也不断走出去,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业内表示,在产业链上,中国企业出海已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的完整布局。
近日中国创新药出海再次刷新纪录。据悉,5月20日,三生制药与辉瑞公司签订重大许可协议,授予辉瑞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的权利。根据协议,三生制药将获得12.5亿美元首付款,并可能获得高达48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双位数百分比的销售提成,授权协议总额高达60.5亿美元。
资料显示,SSGJ-707是基于三生制药专有CLF2双抗平台开发的药物,可同时靶向PD-1和VEGF双通路,通过解除免疫抑制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双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据披露,该双抗药物目前已开展多项临床试验,其中进展最快的是单药一线治疗 PD-L1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在该适应症,该款SSGJ-707已获批进入临床 III 期。此外,该药在结直肠癌、妇科肿瘤的II期研究同步推进,并在美国获得FDA的临床批准。
对于此次合作,三生制药表示,这不仅证明SSGJ-707优异的临床效果已获得国际认可,也验证了公司自主创新研发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公司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全球话语权,有力地推进了公司的国际化步伐。同时,此次合作也将为三生制药带来财务回报。
而三生制药与辉瑞的合作并非个例,它是中国创新药出海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新药 license-out 交易已达 41 起,总金额高达 369.29 亿美元,仅 3 个月时间就接近 2023 年全年水平。这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清晰地勾勒出国产创新药出海的强劲态势。
如今,在医药产业链上,中国企业出海已形成了研发、生产、销售的完整布局,逐步摆脱过去以仿制药为主的局面,在创新药领域崭露头角,在国际市场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国产创新药的崛起,本质上是中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政策层面,国家通过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药医保谈判等组合拳,为创新药研发疏通堵点;资本层面,科创板生物医药板块的设立、风险投资的涌入,为企业注入创新动能;技术层面,AI 制药、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研发效率。当这些要素形成合力,中国创新药企业得以在全球医药创新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
对于全球患者而言,中国创新药的出海意味着更多元化的治疗选择。以 SSGJ-707 为例,其双通路抗癌机制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而对于中国医药产业,出海不仅是企业拓展市场、获取利润的战略选择,更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一步。通过与跨国药企合作,中国企业得以快速融入全球医药创新网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逐步从 “规则接受者” 转变为 “规则制定者”。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国产创新药出海已迈入 “深水区”。未来,随着国内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药将突破技术壁垒,以更具竞争力的姿态走向世界。这不仅将重塑全球医药产业版图,更将推动中国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加速迈进。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