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第十八届PMEC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编辑视点

受政策利好 中医药迎来“招聘热”

2016年03月11日 16:13:01来源:中国制药网编辑:黄梦梅点击量:26306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中国制药网 编辑视点】又是一年招聘季,此时的南方草长莺飞,生机勃勃,恰如我国中医药现在的发展态势。受政策利好,中医药近两年的发展呈稳定高速增长之势,2016年“两会”对中医药的关注和热议,更使业界认为中医药潜力巨大,前途不可限量。基于此,2016年的3月招聘季掀起了一股中医药热,中医药相关人才成为药企的“抢手货”。
  
 中医药发展迎政策利好 人才需求旺盛

  2015年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现获得诺贝尔奖,掀起了国内外中医药的热潮。2015年12月21日,《中医药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进入后的立法程序;2016年2月2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日前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年~2030年)》,明确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这是新时期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已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简称“十三五”)把中医药健康管理写入了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并在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中,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单列一条……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都旨在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出,走向世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认为,“当下,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好的时期,一方面党和对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发展到了崭新阶段。”可以预见,在政策利好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中药生产或者种植企业将扩大产业规模,甚至会有一些领域外的企业开始涉足中医药产业,这种情形下,扩招人才成为必然趋势。

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来推动,中医药人才匮乏是个不争的事实。全国人大代表、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农提及,看到“十三五”规划对中医药发展提出的目标,他感觉到了国家对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重视,这必将大力推动中医药各相关领域的发展,但他认为中医药人才队伍、尤其基层中医药人才严重匮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和中医药发展的需要。

 招聘需求逐年上涨 中医药人才成药企“香饽饽”
  
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不仅对药企来说大有裨益,更有利于中医药人才的就业。据医药英才网招聘数据显示,截至3月周,中医药人才的招聘需求较去年同期上涨13%,其中,中医科医师的招聘需求较去年同期上涨16%,中药调剂员的招聘需求较去年同期上涨14%。区域方面,中医药人才招聘需求一线地区中,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同比分别上涨15%、18%和17%;二线主要地区中,四川、山东同比分别上涨20%、18%。医药行业资深招聘顾问表示,销售经理、销售代表、医药代表、区域销售经理、招商主管等都是目前热招的职位。

薪酬方面,中医科医师一线地区中,北京、上海、广东地区该职位的平均薪酬分别为6308元/月、7426元/月和5576元/月;二线主要地区中,浙江的平均薪酬较高,为6748元/月;中药调剂员一线地区中,北京、上海、广东地区该职位的平均薪酬分别为3902元/月、3742元/月和3283元/月;二线主要地区中,重庆的平均薪酬较高,为4037元/月。在中医药行业,医师年龄或者资格越老就越“值钱”,所以,患者每每看中医时都更信得过满头白发或者胡须长长的老医师。相信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和医改的深入推进,中医药人才需求将会持续上升,薪酬也将会随着市场的需求和资历变化越来越可观。

 中医药发展缺人才 那就想办法“造”人才
  
鉴于人才问题涉及到中医药的发展,故如何解决中医药人才稀缺问题也成为了“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3月11日9时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中医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养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同时,完善中医药科研人才岗位管理,推动人才流动。全国人大代表、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农建议,国家应加大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支持和扶持力度,鼓励、支持中医药学校培养、留住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鼓励更多的学生从事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工作。

人才不仅要靠国家“造”,更要自己“造”。对中医药的发展国家已经给予了太多的关注和政策支持,中医药相关从业人员或者未来从业人员应看到中医药的巨大潜力,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质,便于以更好的姿态投身到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当中,在满足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腾飞”。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