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新版GMP的实施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药品安全质量提升,加之相对较低的制造成本,中国原料药正越来越受到制药市场的关注,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率和接受度也在逐步提高。
不过近些年来,受经济化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原料药出口一度面临着挑战。随着欧洲财务危机的继续,美国陷入财政悬崖,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已不可持续。致使我国药企采用原来的出口模式已没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内外环境逼着药企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
在此巨大的市场契机下,如何打开大门,通过准确有效的平台从市场抢得一块“蛋糕”,也成为了制药企业迫在眉睫的课题之一。
节能口号响彻 原料药需深入课题
虽然原料药行业竞争激烈,制造商面临价格和成本的双重压力,以及日益严格的质量和环境相关法规等多重挑战,但业内人士依然普遍对前景看好。随着未来几年大批重量级药品的陆续到期,由这些失去保护的药品开发成的通用名药将大量增加,这无疑为国内制药业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制药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原料药的质量、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我国作为大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依靠价格优势占据着原料药市场的份额。但是随着欧盟等主要市场的进口限令日趋严格,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量质量和技术含量已经迫在眉睫。
专家称,转型升级不仅是大环境使然,也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全力帮助企业破解难题,也希望各主管部门重视产业发展,与其他国家加强流通和交流,为企业成长尽量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原料药企业已经开始从生产粗放型的低端中间体向精细型的产品转变,并不断向下游供应链延伸和转移,国内深加工能力在逐步增强。同时,国内企业也开始积极获取认证,原料药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中国原料药的发展始终充满希望,而节能环保成为未来原料药发展的重中之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