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第十八届PMEC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行业动态

儿童药物迎来全新给药方式,消除“恐针”心理

2021年08月24日 13:57:33来源:制药网点击量:38552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制药网 行业动态】儿童打针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疾病,以及帮助摆脱疾病。但恐针可以说是大部分儿童的“通病”,很多儿童在打针时因为怕疼会哭闹,拒绝打针、划伤、断针等情况常有发生。近日有好消息传来,儿童药物迎来了全新的给药方式,可以消除儿童“恐针”心理,让注射也“温柔”。
 
  8月17日消息,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儿童专用无针注射器正式获批上市。无针注射依靠的是喷射原理,药液通过微孔瞬间喷出的只是发丝的一小部分,然后直接穿透皮肤到达皮肤,过程快且柔和,并无痛感。据悉,该产品将先应用于胰岛素及生长激素等领域的注射,为矮小儿童患者带来福音。
 
  资料显示,引发矮小症这一疾病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身体因素、营养因素、全身疾病和社会心理问题等,我国矮小症儿童患者数量较多,相关数据显示,我国14岁以下的2.5亿人口中,约有760万人属于身材矮小的人群。
 
  据了解,儿童身材矮小的常见原因是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因此注射生长激素是传统的治疗手段。中华医学会数据显示,我国约有700万4至15岁的罹患矮小症等需要进行每日生长激素注射治疗的儿童,治疗周期一般为18个月左右,注射频次多为每日1次,总注射次数超500次。此外,需要胰岛素注射的患儿多因罹患1型糖尿病,每年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较少为2型或其他类型糖尿病,患者人群约为100万,每日注射多为4次或更多,且需终生如此。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要将5岁以下儿童生产迟缓率降低到5%以下。针对身材矮小的儿童,需要积极干预针对性治疗,但实际数据显示,这类人群得到规范化诊治的比例不足5%。
 
  析其背后的原因,儿童“恐针”心理加上传统打针注射次数多、治疗时间长,是很多患者家庭放弃治疗的原因之一,据了解,由于很多孩子一听打针就开始哭,经常有家长仅注射治疗一周就选择放弃。随着无针注射器的应用,将打破现有生长激素治疗注射频率高、治疗周期长的局面以及消除儿童患者“恐针”心理的影响,大大提高注射治疗依从性。另有研究指出,相比有针注射,无针注射不会损伤皮下组织,避免了因长期注射形成硬结,并且还可以省去更换针头等流程,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减少了医疗垃圾处理的麻烦和费用等。
 
  据悉,国产“快舒尔”无针注射器经历了一段艰难的研发过程,针对压力动力学、高分子材料学、流体力学等学科,其研发团队建立了复杂计算模型,目前快舒尔已经过全球样本量的研究证实,无针注射较针头注射的安全性明显提高,患者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打针方式。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